不但HOLD住了,更是演繹出了一個全新不同,卻又同樣精彩的小龍女。
雖說小龍女自小生活在古墓,但其實她顯然不可能從一開始就如此的。
她也有著屬于少女的一面。
實際上,早在楊過上終南山的時候,小龍女就已經十八歲了。
雖然從來沒有離開過古墓,但也不可能一點孩子的天性都沒有。
只是古墓的生活枯燥乏味,難免有些清冷。
但當她遇到了楊過之后,也不可能一點異樣也沒有的。
否則,只是孫婆婆的死,也沒有必要讓小龍女那么照顧楊過。
當然,這是指在楊過正式拜師之后,到楊過舍生回到古墓之間。
就算小龍女答應孫婆婆,以古墓的祖訓,小龍女也勢必要對于楊過進行很深的觀察,否則,憑什么因為孫婆婆的一句話,小龍女非要收楊過當徒弟?
當個奴仆不也可以么?
至于習武、拜師,那只是后面見楊過品性不錯,雖然頑劣,但孺子可教,這才收其為徒,才有了后來的孽緣。
不論如何,小龍女實際上都是觀察過楊過的。
只是這個過程,金鏞沒有寫出來,歷代的導演,也完全沒有拍出來。
想,是應該有人想到的。
但卻并沒有人拍出來。
也許對于很多導演而言,這部戲主要講的是楊過,雖然名為俠侶,但實際上小龍女的戲份只是區居第二。
這也是許多導演都是男性的原因。
男性導演,往往在這方面,比較粗。
再加上這又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一點,自然也沒有人會去拍攝。
但既然是俠侶,那么王輝就認為,小龍女的性格,不可能只是一塊被焐熱的冰。
而是應該冰包著火。
換句話說,應該有一些細節,來表現她外冷內熱的性格。
否則……
憑什么小龍女在明明知道師徒相戀是古時大忌之后,仍舊要做出師徒相戀的舉動呢?
僅僅只是因為涉世未深?
還是因為受到楊過影響?
這些都可能存在,但最多的,還是因為她本性如此。
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如果小龍女本身不是性格剛烈之人,又怎么可能會在意什么男女情愛呢?
所以這一點上,倒是原著中不小的BUG。
只是大多數人在觀看的時候,很少站在小龍女的角度上,去觀看這前后的變化是否合理。
絕大多數人,都被書中楊過的風流不羈吸引,卻完全忘記了,小龍女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她也有著自己的情愫,她不可能一下子愛上了自己的徒弟,也不可能僅僅只是因為感動而付出全部的感情。
那不現實,也不可能。
在感情方面,女人雖然感性不少,但理性更多。
愛上誰就是誰,其他人在她的心中,最多是一個過客。
但男人不同,男人追求愛情的過程是重要的,但是在愛情之后,往往又不滿足于單一的愛情,出軌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男人在熱戀期可以十分粘人,但是到了結婚之后,卻又很快變得冷漠的原因。
而女人則是正好相反。
熱戀期可能不會太過激烈,但是到了結婚之后,對于愛情的渴望反倒是越發濃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