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靜仙境里辛苦勞作了好幾日的女賊鳳簫吟,總算在孔望山偷盜出了不少的寶物,于是全身上下都負了那么一點兒,站在孔望山最高的地方,眺望著四海景色,大有天下江山盡在囊中的滿足感,不知不覺,腳已經伸出了安全范圍,差一厘就去見閻王了。
無知的腳卻在似收未收的時候還在繼續往前,石縫間的泥土開始滑落,鳳簫吟剛剛弄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腦后忽地一陣巨風,吟兒又要自救,又要御敵,手忙腳亂之下失去平衡,便即此時巨風停下,一只寬大的手掌握牢了她,瞬即將她提了上去。
吟兒大怒,也不念這救命之情“你什么人為何偷襲我”眼前是個戴斗笠的男人,他不睬她,轉身就走。
吟兒把連日來所有的脾氣都發出來“閣下,本姑娘正在好好地看風景,你來偷襲,差點害死我,難道現在還覺得是救了我的命”那男子繼續往前走,吟兒咦了一聲,憤怒突然轉化成好奇,跟著他一起往山下走。
一路上那男子比木頭還要沉默,手里握著根木棒的話,好歹還有接地的聲音呢,可是這個男人,連呼吸聲都沒有。那感覺有同行走于凡間的僵尸
吟兒不禁打了個寒顫,試探著問“喂,你是啞巴嗎干什么一聲不吭”
那人仍不說話,吟兒一愣,憐憫道“啊對不起,你真可憐”
“可憐總比那些話說得很多卻不會說話的人好多了。”那男人突然開口,全盤否定了吟兒的猜測。
吟兒忿忿道“你拐著彎子罵我早知道剛才就不同情你”
男子冷道“我才不需要你同情,姑娘,自重些,不要無怨無悔地跟在我后面”
“誰誰跟著你了你自作多情得很,你要下山,我也要下山,這叫做順路”
“那隨姑娘的便。”這男人很厲害,知道甩不掉她于是加快了步伐,吟兒很生氣,硬是要和他抬杠,跟定了他
路走了一半,那男人往山頂望了一眼,嘆了口氣,自言自語了一聲“朐山,后會無期”
吟兒一愣“這兒不是朐山,這里是孔望山。”
“姑娘不知道,這山本名朐山,后來才叫做孔望山的,因為孔子到過山頂上,在那里遠望黃海,還說出了一句古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男子說。
吟兒冷道“你才不知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智也,而非知。”
男子一愣,兩小兒辯知正式開始“你真是不知而強稱知,古訓傳到如今,一直是知而非智。”
吟兒駁道“那是你們太淺薄,不了解句子含義,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才是智慧。”
男子斥論“你才淺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才是真正的知。”
“孔子本義就是智。”
“子非魚。”
從子非魚延伸出去,辯論就會亙古不滅,幸好這場辯論沒有旁人在,不然聽著兩個人一直在叫“知之”,諧音“吱吱”,會著實不是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