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難違的湊巧。
吟兒萬萬沒有料到,就在她決定找到死忠反擊天驕之際,盟軍也與此同時恰巧形成了想要對抗天驕的一派。
一大派。
從范遇和金陵覺得天驕不對勁伊始,到柳五津認為天驕行事諸多可疑,再到魔城之戰天驕趕盡殺絕致使更多人有了猜忌,最終鳳簫吟捅破了這層紙憤然指他謀逆針對天驕的敵意積沙成塔,對峙亦真正可謂水到渠成
抗金聯盟為什么會在戰敗于魔門之后有撤離之象并不是阡和吟兒以為的那樣拋棄了他們無情離去啊徐轅哪里不知道那個關鍵時期根本就不能離開魔門否則一定與林阡疏離可是威信一旦降低,后果難以預計太多比林家軍本身還要強大的盟軍勢力,要撤便撤說走就走,縱然他是天驕也根本無法整合
七月二十夜,阡吟被打下斷崖失蹤之后
誰能料,柳五津竟公然宣布與天驕為敵,毅然率眾離開斷崖
其后,厲風行、向清風等人陸續表明立場,反對天驕興師問罪、趕盡殺絕之舉。
與此同時,寧孝容糾集兵馬追捕辜聽桐到此。
不久魔門六梟為見魔王趕到斷崖,一言不合立即動武。
大戰在所難免,形勢雪上加霜
最后,和天驕繼續留在桃源村駐扎的,只剩云藍、辜聽桐、郭子建及幾個簡單的中立派系。這就是諸葛其誰所說,盟軍有“撤離之象”
吟兒從司馬黛藍的口中了解到盟軍十日以來的動靜之時,擔憂的同時不免有泄憤的快感“徐轅,你也總算嘗到了被人歸罪的滋味”
司馬黛藍,當然是吟兒率先想到的死忠。但當吟兒喜不自禁地決定先用她的兵馬做本、然后往外擴大繼續招兵買馬的時候,意想不到司馬黛藍竟然搖頭不肯答應。
“為什么”吟兒瞪大眼睛,本來形勢大好,為何第一步都邁不出去。
“因為初到黔西之時,盟王就對楊致誠將軍吩咐,叫楊將軍和我一起,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一定要袖手旁觀,不管發生什么,都不能公然與反對派作對。”司馬黛藍說。
“死板”吟兒怒道,“此一時,彼一時。那時是興師問罪,勝南不忍一個軍隊里有兩種聲音。”
黛藍搖頭“如今,盟王想必更不能忍一個軍隊兩派開戰吧。”
“你以為我想開戰再不戰,盟軍就會因為徐轅這個小人毀了。你難道沒看見,我和勝南被逼到了絕路”
“盟王一刻沒有親自下令,我淮南十五大幫都堅決按兵不動。”司馬黛藍說。
“到底誰是你師父”吟兒又怒又哭笑不得,“怎么你聽他,不聽我”
“縱然是你,也不能逆了盟王的命令。你還是請回吧,安穩點別給他生亂。”司馬黛藍不客氣地說。
“喂你這丫頭你看我像生亂的嗎。”吟兒郁悶,連連罵她,“愚忠”
吟兒在這天清晨,趁著阡與林美材有事離開,在青龍的陪同下與司馬黛藍在魔門外相見,原本想一擊即中馬到成功,料不到身為自己徒弟的司馬黛藍竟然動不得。而動不得的原因,竟還是因為林阡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