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有四長,騎兵、堅忍、重甲、弓矢,這一切,全能夠體現于這支勁旅身上。實在悍勇,實在猛辣,且一陣退,復一陣來,每一陣重如一陣。
是楚風流從絕殺里挑給二王爺的,跟隨過完顏永璉再經軒轅九燁整合,怎可能不鋒銳得前所未見。許多定西軍,就是看見這路金軍強弓勁弩的第一刻便被震懾。
“眾位切勿未戰先怯,此隴岐軍之重騎兵,弓矢雖好,不過是設而不發。且非五十步不射,弓力不過七斗。”林阡于陳倉一戰即有過經驗,“對付這樣的鐵甲騎兵集團沖鋒,川軍吳氏有疊陣傳世,以步克騎,屢試不爽。”
“川軍吳氏的疊陣是興州現任都統吳曦的祖父吳璘、所創立的那個疊陣”游仗劍喜問。
林阡笑而點頭“原來游將軍也有耳聞。”
“是啊我和吳璘將軍是一個地方的人,少小在鄉里聽過吳氏的事跡,仰慕得緊。他的疊陣,是以步克騎的經典戰陣,足可流傳百世。”游仗劍說。
“何為疊陣”肖憶奇問。
“設方塊陣,以步軍居于陣心,騎兵配于左右,步軍以槍矛在前,次為強弩手,最后為神臂弓手。待敵騎沖到百步之內,神臂弓手發射,七十步時,強弩發射,輪番打擊,使其退卻,繼而騎兵包抄,速戰猛攻。”林阡以刀鋒劃地,對肖憶圖解描述。
“然則,此情此景”游仗劍略帶一絲窘迫,“且不說現在榆中百廢待興,就算在平時,都需要嚴格選拔、辛苦訓練。所需兵械,非但不能短缺,更要量陣訂造。”
“游將軍說的沒錯。疊陣之言,確是我忽略了實際。”林阡一笑,點頭,幾乎忘了實際情況這些,都不是他林阡的麾下
疊陣的基礎陣型已經足夠復雜,另還需從側翼和側肋進行保護,榆中城內,拿不出那么足夠而優秀的兵馬、那么充分而精良的武器盡管定西軍軍紀并不松弛,這么短的時間內卻練不到海逐浪向清風那種水平,絕對不可能勝任疊陣。
“好一個軒轅九燁,正因猜透我用不了疊陣,所以才敢用重騎兵。”林阡心中,既嘆軒轅九燁的洞察力和先見之明,也贊賞游仗劍的見多識廣與切合實際。游仗劍不愧越野手下第一將才,而自己,竟閉門造車。于是轉頭看向范遇,他似也并無萬全之策,神態情緒都極其緊張,想來他是覺得榆中難以保住了。
“其實我覺得,疊陣有何不可盟王口中所說的兵種都是最常見的,武器大多都有,你我手下的兵,雖未經過訓練,但平日結陣也很快了。”肖憶卻覺得可以用疊陣,故而與游仗劍爭論起來,“大敵在前,總要試試看吧”
“不能說大多都有,而是一定得全。平日里結陣快有什么用,調度、協調、戰斗隊形的保持,都不能有絲毫的偏差”游仗劍否定了肖憶的說法,“時間太短,攔馬柵、絆馬索都沒法找那么全,更何況弓箭最重要,我們卻最缺”
“什么都缺,那就精簡點啊,疊陣要一萬人的話,那咱們弄個一千人,簡略疊陣,唬唬他們”肖憶樂觀地說。
“換做旁的金人,當然唬得住。但這幫金人,一定唬不住。”游仗劍搖頭,“吳璘將軍的疊陣,自創立起就百戰不殆,確實能嚇得金人屁滾尿流,可有一戰卻被敵人打敗了。你道是哪一戰”
肖憶還沒緩過神來,林阡已然接茬“原州之戰”
“沒錯,那是川軍采取疊陣的唯一一次大敗,原州,正是在隴右啊”游仗劍道。
“這么說,眼前金人,是唯一一支不會被我提議的簡略疊陣唬住的部隊,因為他們的先輩們,連真的疊陣都不怕”肖憶心中一顫。
“那卻再好不過。”林阡一笑,已然攜策。游仗劍說得句句在理,肖憶的縮水疊陣當然也行不通。但就是他們的這些話,給了林阡好一番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