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他身邊安插了人,隨時準備置他于死地。”蘇慕巖冷笑。
“不是你安插的,是軒轅九燁安插。”吟兒說。
“哦,你原來也知道。”蘇慕巖一愣,神色微變,“林阡倒是對你說了。”
“那個人,姓甚名誰”吟兒問。
蘇慕巖一怔,冷笑,“告訴你,你當我傻子”轉身即離開。
吟兒嘆笑,你說的沒錯,我真當你傻子了。
話說回來,軒轅九燁怎么敢讓蘇慕巖和內鬼上下線可見軒轅九燁不太重視那個內鬼啊。如果不是顧震嚴謹,內鬼早暴露了。吟兒一驚也就是說,現在顧震死了,內鬼很容易就暴露吧因為這里不了太多的幫助給他了
換個思路再想,如果顧震沒死,成功逃脫了,或許還良心發現,去告訴林阡,內鬼是誰呢。仆散留家殺顧震,倒也殺得及時。
那個內鬼,姓甚名誰只剩兩個疑犯了吟兒也知道陳旭,范遇,林阡的兩大軍師,又是掐起來的左膀右臂。吟兒這里,基本上什么線索都沒有。這兩個人,因為都很聰明的緣故,一貫都跟林阡走比較近,跟自己、尤其是重傷之后的自己,基本上沒什么大交流。晚上,吟兒睡在牢房里,睡不著,索性繼續想,這兩個人的來龍去脈
初識范遇,是在黔西魔門之戰,林阡杯酒釋亂,范遇棄暗投明。翌日蘇慕離趁林阡重傷來暗殺,護衛著昏迷不醒的林阡之人,除了吟兒和海將軍以外,還有一位,就是這當時剛剛歸順的范遇“如果我沒有記錯,除了短刀谷兵衛之外,拼死護衛勝南的還有你一個,范將軍,這是你遺落的刀,我代勝南謝謝你。”她永遠都記得,當時她將刀還給范遇,范遇臉上親切的笑容。她由衷地希望,范遇能和海逐浪一樣,找到那份屬于他的“歸屬感”。
初識陳旭,是在川東黑道會之戰,因范遇和致誠被叛徒出賣,落在了郭昶的手上,吟兒被迫入山交涉,陳旭以繡花針諷她,卻被她斷人口舌的口舌反諷,陳旭當時便羞慚難當。爾后吟兒再與郭昶斗劍,卻被蘇慕離攪局、暗算、挾持,但就在發現了蘇慕離的真面目后,陳旭、郭昶等人,一起決定歸順林阡,非常巧合的是,那次收服陳旭,大半還是范遇的功勞。是范遇循循善誘,才把陳旭等人說服,也救了吟兒一命。從此,不僅陳旭如魚得水,連郭昶都在盟軍里找到了祝孟嘗、莫非為知己。吟兒永遠都記得,當時黑道會會眾臉上和短刀谷盟軍無異的笑容,其實,他們都一樣是川民,不是嗎。吟兒看見,陳旭的臉上,陰郁氣質全都被拿走,換上了陽光,她也從心里說,陳旭,就算只是幫林阡收了你,我們打黑道會就都沒打錯。
一樣,在歸順盟軍之前,他們都是懷才不遇,他們都曾經走錯路,一個差點被楚風流招降,一個已經與蘇家人合作。如果沒有林阡,范遇永遠都是紅襖寨里一個“烏鴉嘴”,陳旭永遠都只會去贊同郭昶諸如“天下男人都好色”的餿看法范遇審時度勢的本領,陳旭料事如神的能力,全都是在遇見林阡后才得以被挖掘,從而正確、完整、出色地發揮。
仔細算來,范遇和陳旭盡歸順后第一次合作,卻適逢柳路石陳、徐轅與林阡翻臉,繼而林阡帶著吟兒,離開聯盟出走。由于最關鍵的留書失竊,引發了盟軍第一次軍心動變。是陳旭,提出“雖走還留”論,闡述金人最在意的是盟王行蹤,一句話就解除了憂患,穩定了盟軍軍心;是范遇,指出“南北前十不敢貿然作動,是因為他們自身在分裂”,這個說法與林阡留書內容不謀而合。可以說,當時若非陳范,盟軍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