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錯相峙的刀與光,隱現出林阡的這一笑。乍一看見,還沒確定,邵鴻淵心里就是一涼。
這笑容意味著什么邵鴻淵清楚,穩操勝券、信心十足
怎么可能明明把握著全局的是他邵鴻淵
這一戰,可以說是天要亡林阡就這么巧,傍晚馮府抓了個潛進去偷盜鹽糧的小賊,被扔了出來眾家丁拳打腳踢,那小賊不過是個七八歲的瘦弱孩童,當街一起被辱的還有他病重的母親,恰好楊鞍的兩個手下路過看見了,義憤填膺立馬上去打抱不平。此舉本身無可厚非,換楊宋賢也直接上,甚至林阡自己,在遇見張睿的同時也一樣難掩真情。人,在介懷的事情上往往會原形畢露。
然而,卻注定亂了大局。
或者,宋軍之暴露又可歸結成“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因為就算那個環節不暴露,一樣還會有另外的紕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遲早要露陷的,只是遲早罷了。
張睿能一眼認出喬裝打扮過的林阡,因為張睿是看著他從小長到大的,同理,這些楊鞍的手下,也有他們同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兄弟,哪怕這些兄弟都只是當時看熱鬧的平民百姓,也不免在旁邊嘀咕了幾句“怎覺得這個俠義之士,這么像咱四弟啊”“四弟他們不是跟著楊二當家的嗎”“不會是楊二當家他們回來了吧”
馮有南聞訊到場的時候,混戰已經結束,卻正好在散開的人群里教他聽到這些話,字字句句都打在了馮有南心坎里,馮有南當場悟出,暗叫不好,“難道他們已經來了”事不宜遲,即刻告知金軍。
“他們來了這么快”消息傳到邵鴻淵耳中時,他既是膽戰心驚,亦是大嘆僥幸。想不到,林阡來得這么意外,“他竟想先謀這里嗎然而,為何不直接打”
起先邵鴻淵也沒想通,想不通林阡為何棄黃摑不顧、為何視毒煙無物、為何不長驅直入。于是問馮有南,消息可信度幾分。馮有南腦筋極好,對邵鴻淵提議說,確定與否,看看三峰上毒源存亡即可。邵鴻淵一想不錯,當時就派人向傲徠峰等地探看,而束乾坤則對邵鴻淵分析說“十有八九是這樣,林阡確想打此地。他的策略,是先犯險毀毒、再發兵攻擊。”
林阡的全盤計劃,是楊鞍手下不慎暴露、經馮有南傳給了邵鴻淵,卻最終由束乾坤推算確定,這是為何束乾坤對邵鴻淵解釋說“曾經我與楊宋賢在青州比武,楊宋賢俠義心腸竟舍命相救。他們,理應都是這樣的人。所以,棄黃摑不顧、視毒煙無物、不長驅直入,都是想先救人,后起兵。唉,我早該想到。”
是的,憑邵鴻淵的思維,料不到、也不相信林阡等人寧可親身犯險來滅毒源,但束乾坤因為青州之事而銘記于心,理解楊宋賢他們的為人。束乾坤的這番話語,證實了林阡等人真的已經來了
“他們若真把解毒放在首位,第一目標當是三峰,第二目標必為馮張兩府。現下他們出現在馮府側,幾乎已經說明了一切。”邵鴻淵派出去的人,一來一回最快也需一個多時辰,卻基本確定再不遲疑,一邊等他們回訊,一邊就開始著手這請君入甕。
晚間,手下回稟說那三處毒源果然已被毀滅,而扇子崖以東還有宋匪駐軍痕跡,眾多真相,幫邵鴻淵跳出此山。林阡等人是真存在,而且他們來了一次,就會有上一次明顯已經不止一次差一點,就栽在了林阡的計劃里。外圍宋軍,儼然在等內部煙霧一散就打進來,好一個林阡,這么神速的打法,黃摑紇石烈軒轅一概遠水救不了近火,馮張莊這里危局一解除,只怕泰安金兵全都要被打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