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數日工夫,黃摑悄然安內攘外,一邊逆轉著泰安大勢,一邊在不損失分毫的情況下拉回了楚風月。
左右逢源如他,也許最擅長的就是穿針引線,就像名聲遠播的毒蛇軒轅,最厲害的永遠是過河拆橋。
黃摑這計策從始至終都順風順水,卻萬萬沒有想到,楊鞍會在正月初七一舉奪回了月觀峰,就在黃摑的眼皮底下楚風月明明也在,紇石烈桓端、束乾坤暌違多日業已回歸,卻居然被楊鞍及其麾下一幫名不見經傳的將領打敗
與其說哀兵必勝,與其說己方輕敵,與其說紇石烈桓端等人上陣太遲或不在狀態不如說,人算不如天算。
人,最容易低估自己的手下敗將。黃摑不外乎如是。
楊鞍不是個省油的燈,林阡楊宋賢少年時期楊鞍就在河北山東集結馬隊,吃過的鹽比他們吃過的飯還多楊鞍被撕毀了信諾之后難道只圖在月觀峰內存活嗎當然不是,楊鞍想,既然你奪了月觀峰以南,那我便奪你月觀峰以北
不甘被騙,復仇雪恥
因此,正月伊始月觀峰境內,楊鞍確實在楚風月部將的打擊下顯得散兵游勇那么不堪一擊,眼看著根本不可能突破她更別說外圍黃摑解濤的封鎖卻從始至終都在蓄積實力、暗中醞釀、以待反擊
在正月初三吳越石珪柳五津合攻仆散安貞之后,軒轅九燁和黃摑等人漸漸將重心往摩天嶺北移、畢竟黃摑的最終目的是要擊垮摩天嶺和大崮山;而正月初五邵鴻淵凌大杰與鳳簫吟糾結在天外村、自是也對月觀峰失去了關照,機會極好,利于楊鞍以月觀峰為打他的翻身仗
戰場從來都是爾虞我詐的,準你陰我,我就能黑你。以血還血,天經地義。
楊鞍麾下,謀才有展徽、王敏,將帥有劉全、王琳,雖是草莽出身,名氣實力都比不過紇石烈桓端或束乾坤,但很多情況下,戰力都在其次,出狠手、贏先機,才能拿大局,誰天真誰就輸,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了。
楊鞍在窩囊和韜晦了數日之后突然強勢反擊,將臨危才救局手卻還生疏的紇石烈桓端等人打得是束手無策,而楊鞍麾下的史潑立,亦逮住機會鉗住了楚風月,史潑立自然最懂楚風月的弱點在那里攻敵之必救,徐轅。
正月初七,月觀峰金軍宋匪展開了有史以來程度最為激烈的爭搶,這場戰役終于由回擊的楊鞍取得勝利。
初八,楊鞍黨趁勝據月觀峰、千軍橫掃摩天嶺,便即開始了“大崮山混戰”。大崮山參戰主角涉及三方,吳越石珪柳五津、黃摑軒轅仆散安貞,以及史潑立王琳,眼看是泰山境內三方勢力的最集中、最勁銳,這一戰卻由于兩兩互敵而全盤凌亂。
同樣是亂戰迭起,同樣是刀槍劍戈,同樣是鐵血煙云,卻怎就好像少了些什么是啊,從前是兄弟齊心、生死與共,何以竟一分為二、各為其主
六個晝夜,反復拼殺,雖楊鞍黨尚不曾與吳越軍正面交鋒,卻明顯互不往來涇渭分明,然而當吳越石珪作為金軍的第一敵手,拼盡了熱血但有可能只是損兵折將,楊鞍黨卻總能從側面得到不少好處去、難免有坐收漁利之嫌,令得一干將士都尤為不忿,與楊鞍的裂痕漸次拉大。
楊鞍坐收的最大漁利,就是得到了金軍的戰俘李思溫前次摩天嶺交戈中不幸被軒轅九燁擒得的李思溫,一心一意盼著林阡或吳越來救卻無果,終在這大崮山混戰里得到王琳援救逃出了金營。李思溫完全沒看懂其實是吳越一直在打在救他而被楊鞍黨撈著便宜,李思溫卻因此加入了楊鞍黨自此對楊鞍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