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賢自己,為開北門豁了出去,正好近兩個月不曾動武,利用薄弱處悄然打開北門之后,在王敏入城的同時獨自殺上城樓宋賢,才是真正的千軍萬馬獨身闖。
一旦王敏軍涌入,有了充分的兵力,才不至于那么吃力,東門南門金軍終于放棄救火或警戒來此援救,北門卻已砍殺得差不多了,宋賢一把潺絲劍,就系了半個城樓金兵性命。
然而,岳離守城的四路兵馬絕非等閑,北門猝不及防死傷連連,東門南門轉移了注意力來時已晚,卻有西門之軍,努力與宋軍激戰,為東門南門的趕到爭取了時機;
馮張莊還未安妥,岳離凌大杰等人,立即便要回來,甚至君劍作為第一撥已將近了。這原本,也是意料之中事。
“一定要拿下馮張莊”宋賢卻和聞因妙真不同,不是為了完成盟王或主公交代的任務,而是“若拿不下馮張莊,天外村便危險”一聲畢了,與三門大軍交戰,要在凌、岳回來之前,就將這些金軍殺完。
最鐵的兄弟,不會把兄弟什么的掛在嘴邊,但無論何時何地,相隔多遠,都為彼此而戰,保護彼此最重要的人天外村,有多少山東戰士們的鄉親父老。
“眾兵將聽著,為天尊守住本營”西門之將領一呼百諾。
“弟兄們,打贏了這一戰,才看到鞍哥和盟王重修于好”王敏素來是楊鞍身邊之謀才,這一聲說罷,殺得興起的楊鞍黨亦是群情澎湃。終搶在凌、岳回歸之前,將這些金軍驅逐出去,隨后堅壁據守。就算君劍在岳離聞知起火的第一時間就往回趕,也還是晚了。
要是君劍一早就在城南策應,也不至于如此。盡管這路大軍不是那么舉足輕重,這路卻“最好是擺在馮張莊旁策應的兵馬”林阡調開這路大軍,一是為了引岳離注意力,二就是為了宋賢。
堅壁據守,緊閉城門,嚴防奸細,一致御外。這些金軍也做過。凌大杰做得比王敏此刻好多了,何以此刻馮張莊給別人守去了。
金軍兵力不少,岳離策謀不輸林阡,調兵遣將也非常迅疾,何以會選擇錯誤一次又一次,離開馮張莊時不該離開,回到馮張莊又不該回來,以為天外村一定能得結果后院起火,以為馮張莊好奪卻比天外村還難。而此刻,又該何去何從
這一戰,凌大杰岳離都沒有多擔心對方,也都彼此相信實力。然而,他們攻防并舉,掎角之勢,又怎樣后院起火,疲于奔命。
一切只因,出乎意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