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些天來的傷勢恢復和經驗累積,林阡自認氣勢與內力疊加后,是足夠挑戰司馬隆的。
他向來都說,是要與敵人比肩了,才能看清楚敵人,沒錯,那一瞬,在飲恨刀與碎步劍五度相撞之后,抽除了旗鼓相當的力量與真氣,他終于第一次看清楚司馬隆的招式以前都是瞎子一樣歪打正著,今次才真的看見了對方的慢動作。今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持平
其實這位對手的劍招都很常見,然而配上他稍微有些遲鈍的性子,劍招竟似起到了一種玄妙的效果司馬隆每一招都打得很慢,所以在實戰中打不完第一招就得趕緊換下一招,他的實力當然使他足夠應變出下一招,但下一招發出時上一招并沒有使完
便這樣錯落參差的幾招融于一劍,非但沒有彼此干擾,反倒意外相輔相成。
加之司馬隆內力雄厚,常常一揮就是一疊招式,于是就構成了所謂的三層劍境,醞釀出這種具有強大生命力以及殺傷性的戰法。斥毀等閑,吸滅高手。
林阡看清楚了,自然也不再遲疑
轟一聲長刀勢如破竹穿透了司馬隆所有防線直取他胸口,驀然間林阡的氣力大變連司馬隆也猝不及防,林阡的刀,宛然割裂了司馬隆的戰甲
宋方兵將眼看司馬隆的血已經濺上了林阡的刀,紛紛是笑逐顏開也全都捏了一把汗。
然而,一眨眼卻風云突改
林阡萬萬想不到的是,就在這轉瞬之間,飲恨刀再度失控,猛然脫離了自己的手
林阡輸了,慘敗。
因為沒料到一線之間,環繞著司馬隆的真氣忽然整體加強竟然,還能再加強
林阡所有的考慮都沒有錯,司馬隆打出來的力量,確實從外到內逐層變強型分布,連三層那么精確,林阡都計算無誤。
然而,林阡欠考慮的是,陡然地,他的力量總和會變強
“司馬隆的內力,遠不止他素日表現”盡管他素日已經夠強
盡管,所有人都認為,司馬隆已經“內力過猛”了,他,竟然還一直都沒有全力以赴
因為力量總和變了,所以三層劍境各自的內勁也加強,所以“斥引一線”后移,所以林阡剛闖過去、倏忽就又在那個無防守區域了計劃趕不上變化人算不如天算都不是,是想法太美現實太慘
那劍境中斥引的一線,也許就是理想和現實的一線吧。
還處在求勝心態下的林阡,飲恨刀當然握不住脫手
司馬隆的內力,著實強到了非人林阡真正沒有想到,一直以來,哪怕接受自己挑戰,哪怕上次持平,司馬隆最多就出過六成力,從前,他對司馬隆一知半解,如今有了見解,不想只是管中窺豹。
直到此刻,林阡的刀囂張地刺入司馬隆胸膛,司馬隆速度雖然慢,卻終是給了林阡一個教訓。
阡終于懂了,卻是用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