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他自然知道那血洗調軍嶺的破綻。”完顏永璉長嘆一聲,不是不愿記得林阡曾闖進地宮這么大的事,而是一直回避關于地宮的任何話題。
難怪林阡此戰之中的表現,竟不具備隴南之役后的短刀谷對自己的應有認知,而更似個了解了自己多年的故人知己,是見詩畫而知本心。“知己知彼,敵明我暗,林阡何以能不勝此戰。”
凌大杰這才會意過來,心想原來今次箭桿峪之戰的結局,在隴陜會寧時期就埋下了伏線啊。
王爺平生難得被人扳平,凌大杰察言觀色恐怕林阡在王爺心中的地位,已數一數二了。
然則,無論是天助、僥幸、巧合或是實力,都改不掉此戰的結局與后果。那就是林阡這一次毒辣的反算,將原本輕度介入的王爺硬生生拉下了這趟渾水。
這當然也是林阡想要的利用東部逆轉這一舉動,與其說是一場決然的報復,不如說是一次凌厲的宣戰對完顏永璉一個。
林阡的意思太明確,你既然來了,別繞道了,直接與我戰吧,你那些手下,都不必浪費。
那些手下之中,包括紇石烈桓端、黃摑,包括司馬隆、高風雷,包括凌大杰、岳離,還有那些死傷殘廢的一干人等。
這樣的宣戰,對王爺而言算是輕狂、囂張、挑釁,但對全體金軍而言卻是傷口撒鹽、羞辱。凌大杰不知岳離心中怎么想,岳離也許會很淡然,他本就是個淡然的人,何況這一戰戰敗無他之因由。
岳離率軍從南部回到泰安時,海逐浪已開始協助鳳簫吟布防,原本就牢不可破的宋營,如今看來更加難破。下一戰,本該是靠天尊挽回的,然而,王爺恐怕是不愿再等了,山東的形勢已不適合再拖,王爺先前說過的,這一次是最后一次機會
凌大杰從各種念想里走出來,心不禁一冷再冷,這時聽梁宿星的副將穿越阻障、前來總結說這次東部戰敗罪在情報貽誤、細作對宋軍的反擊戰略竟一無所知云云,凌大杰知道那定然是拜林阡此人謹慎所賜,林阡本就是細作出身知道怎么防。黃摑當時的眼線已經算最快,也還是在石硅大軍離開了半柱香之后。梁宿星這邊的細作則顯然更慢。
凌大杰靜靜凝視著王爺,論戰時的他王者尊貴、冷峻威嚴,適才談及地宮的一絲憂郁早已不再。凌大杰知道他不會容許林阡扳平太久,只怕現在就已經攜策于心如何給予林阡反擊,但凌大杰雖然信任、心覺妥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嘆了口氣,老實說,凌大杰真不希望王爺親自上陣。運籌大局和臨陣部署,概念不一樣。
其情其景,實則與多年前的輪回劍事件中如出一轍,那時林阡陣前直接挑戰一年不出三刀的薛煥,如果薛煥出刀,等于把飲恨刀的地位拔高了一個等級,完全是漲了林阡志氣。凌大杰雖然沒參與,卻好歹聽說過這件事,薛煥當年沒出刀值得稱道,但薛煥和林阡的對峙是被當時的楊宋賢復活這一插曲給掐斷了,否則,沒人能解決薛煥的騎虎難下。
“王爺”凌大杰忽然鼓足了勇氣,對王爺開口。一旦王爺走出了臨陣的第一步,很快就會有出劍的第二步,在林阡的脅迫下。凌大杰決不能令王爺遭遇和薛煥一樣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