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少時去了北疆,二弟竟成了每個人口中的大王爺,這經歷說起來,倒是和林陌林阡的關系極像。
閉上眼,面上割過的風,如北疆征戍時一樣的苦寒。
真正的原因他心知肚明,盡管印象也很淺很淺了便記得某次爭執中,他把對面的幼童一把推開、強搶了其手中玩物,那一家的小王爺只是出了些血就窩囊地暈了過去,另一個,哭哭啼啼說要找皇上來評理。他一聽就笑了,傲慢且張狂地說,便算皇上來了我也不怕,皇上也要聽我父王的話
便是這簡單一句,教父王對他疏遠啊。
當年他還年少,當然覺得沒什么,也不分那是怎樣的場合那天皇上是在給出征歸來的父王慶功洗塵,所以才聚集了一堆王孫貴族文官武將。父王戰功顯赫已然蓋主,總有官員巴結亦會有人眼紅。
總會自然而然形成黨派也總會忽如其來便出現政敵。
直到他二十歲,鎬王完顏永中、鄭王完顏永蹈謀反,接連被繼位的小皇帝以雷霆手段誅滅,他才真正懂事、才知道君王沒有一個不是猙獰可怕,也才意識到幼年他說出的,原是皇室最忌諱的真相。
皇室本無兄弟叔侄,宮廷豈有童言無忌。
可笑的卻是,父王最是功高蓋主卻始終穩若磐石,而記憶里被他打暈過去的、哭哭啼啼的小王爺,他們的父親,卻都已淹沒在篡逆之罪的血海中
隨著年齡的增長,完顏君劍逐漸確定了自己的原罪、正在這里。
但父王疏遠他,只怕不是因為忌諱,不是因為懼怕,而是因為父王不滿他身在皇族,懂事竟這么晚,還囂張跋扈。
是的,那是完顏永璉,豈會真正在意這句戲言,這些年他始終國之柱石、力挽社稷,沒有他何來如今的大金朝,他坐得穩,無需妥協。
所以,君劍幼年就去北疆,只是父王對他的流放。
世事驚人的巧合,君劍可能也想不到,多年前一個叫林陌的少年說出一句“南宋必亡”的傻話,被其父懲罰從南宋送入了金朝一個是因為父親認為太傻,一個是因為父親認為太笨。
北疆。在那個陌生偏遠惡劣的地方,沒有王府,沒有尊崇,再沒人知道他姓甚名誰是誰的兒子。
他曾不顧一切、甚至不擇手段地想回來,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平凡里墜,差一點,模糊了自己是完顏君劍,流淌著女真皇室最珍貴的血。心灰意冷,冷漠如冰。
直到終有一天,天尊岳離發掘了他,演武場上,百步穿楊,一鳴驚人。
后來岳離坦言,實力之外,也有身世因素天尊原是知道他的,這說明什么,父王其實并沒有無情
完顏君劍隱約明白了,父王并不是發自肺腑地厭惡自己,相反,父王對自己有希冀,甚至父王出于想磨礪自己,磨平自己的性子,鍛煉自己的心智,否則為何把自己放在他認為最重要的北疆
一切并非沒有轉圜,君劍缺的僅僅是一個契機,尤其是在幾個兄弟都羸弱不堪的今日。建功立業的路,已經開始在腳底鋪展。
從記憶中醒,獵物已近在咫尺,他向父親表現的機會儼然來臨且由凌將軍和天尊剿滅紅襖寨年輕將領,我來消除林匪的女人予其致命一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