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大杰有時間百轉千回,梁宿星可沒這閑情逸致,祝孟嘗又怎有半刻喘息傷還沒裹完,立馬操起大刀再上,片刻就鏖戰了蒲鮮萬奴、移刺蒲阿等多個金國年輕將領,到此時儼然精疲力盡,但
豈有可退之地他們的身后,是楊妙真柳聞因等等老弱婦孺,勝戰時或可錦上添花,臨難時只算殃及池魚
“除非棄械投降,否則格殺勿論”凌大杰一聲令下梁宿星必定血洗,但話沒說完已遭祝孟嘗喝斷“誰敢誰他娘的有臉放下槍,誰就是幫著這些禽獸,殺我們的弟兄,辱我們的女人,毀我們的家戶”情之所至,祝孟嘗眼眶瞪得通紅,竟似也要裂出血來。
“你們之中,有的是流竄已久的盜寇,有的是跨境抄掠的盜寇,全是盜寇,滋亂遣禍,貽害人間,罄竹難書,也有臉配稱守護家園一群草莽敗類,反稱我們禽獸,不覺可笑至極”凌大杰冷冷擲出這句。
“呸”祝孟嘗忿忿啐了一口,“睜著眼睛說瞎話”
悲涼的是,這一刻有人或是聽了凌大杰的誘導,或是因為姜薊和飄云的遭遇而聞見了死亡的氣息,和衷共濟了三個多月的天外村扇子崖以及箭桿峪的軍民,竟在這時有了士氣的跌落和瓦解,繼而產生束手就擒的心態。難道,這就是漢人慣有的習慣性崩潰
不止一個人臨陣倒戈、放下了他們手里的槍矛,下一步,是要離開,作為俘虜,自動走到對方的刺刀下、然后,回過來殺戮手足嗎“孬種,再教老子看到你們,連著金兵一塊宰了”祝孟嘗憤然大喝,聲震全場,握刀的手沒有因梁宿星凌大杰顫,卻因此時的投降者而不停地抖,牙齒也恨得咯咯作響。
凌大杰因有這十余人棄械投降而面露一絲笑容祝孟嘗此人粗鄙,一點都不善言辭,比他的主母差得遠了。
“不降祝哥說得對連那些個娘們都保護不了,連自己的家戶都守不住,算什么男人死都沒有臉”“照我說的,沖上去,有多少殺多少,也算給姜當家和百里將軍報仇”
卻忽然有最后的吶喊,響起在血與火的彼端,戰爭淬煉出的兄弟情,以及人性本就該有的責任感、哪怕是恥辱感凌大杰臉色倏然一變,方知祝孟嘗說不出大道理卻一樣能將那些兵馬道德綁架。
是了,祝孟嘗一點都不懂凝聚軍心,但此刻共鳴得如此厲害,緣于他就是這些人,這些人就是他他們這亂世中匪氣義氣多于英雄氣,追逐的也不是功成名就在意的也不是“算什么英雄”,而是,“算什么好漢”。
“好好真漢子”祝孟嘗循聲而看,響應自己的不止盟軍,還有山東土生土長的他們,大悲大喜失聲豪放,邊大笑,邊嘴角竟流出血來管他作甚,隨便抹了,熱的
“既是漢子,就要帶種轟轟烈烈、干它最后一場”祝孟嘗這一聲喝罷,當先把盔甲脫了,赤膊提刀,渾身都是凸起的筋“全都給我上”
這一聲大吼,既對金軍,也對宋軍,死寂了片刻后,他身后果然有猛士一齊脫了戰衣,個個露出一身肌肉,哪怕身上遍布血流。
誰說姜薊死了這幫猛士個個都是姜薊,臉色兇狠,面目黧黑,驚得前面幾個刀槍指著他們的金將都不敢動。他們怕宋匪暗箭明槍,誰想他們竟赤膊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