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好的計策,凌大杰唯一一點要注意的是,林匪會不會消極不戰、等死那樣一來也有可能歪打正著保全住戰力但如果林匪消極,搞不好直接就自刎了,誰愿意在濃煙里嗆著等火燒完或者凌大杰只需要投些箭石進去,本已消極失智的他們很快就自相踐踏而死,根本見不到幾個時辰之后的雨
何況,林匪那些人,怎么可能消極凌大杰是最了解他們的,他們一不可能自刎,二不可能等死,只有可能奮勇無畏、寧可死了也要沖闖。沖闖就正中下懷。
無論哪樣,凌大杰都贏定了。
但現在,林阡自己加大火勢,鋌而走險,明顯不是自盡放棄、而是有預謀地、加快這場雨的形成林阡他,就像也參與了那場剿滅淵聲之戰似的,知道摩天嶺東有這等玄機
雖然林阡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這種知識也明顯超越了凌大杰和完顏永璉的認知范疇但林阡有絕技,打小就愛玩火。
也許該感謝新嶼對他說的,“可惜這里不是嶺西,不能改變這火乘風勢”,因為不具嶺西獨特的低凹地形,嶺東確實不能改火乘風勢,然則他心念一動不,不對,只是不能改風,或許可以改火。
新嶼說嶺西有獨特地形,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地形吧。
適才林阡看著“最不聲不響的禍害悄然升天、一縷縷煙火隨著蒸氣干涸不見”那幕場景,就想到了曾經在日常生活里見過的“第一天燃放大火,第二天天降大雨”,玩火多年他一直覺得,火與水的轉變是可以達到的。
再聯系眼前火勢平穩而凌大杰設置阻障以守為主,林阡驀地就明白了凌大杰的意圖,火不僅僅是賴之以殺他林阡的手段,而更是嚇唬他逼迫他引他恐慌,最終,火燒他一半,他自滅一半。
否則,為什么不直接加大火勢把他燒死沒錯谷口沒易燃物所以火勢平穩了,但金軍不會幫忙火上澆油嗎為什么匆匆趕到之后就一直只堵著宋軍不攻下來添火也許可以解釋成他們怕被宋軍劫持,但林阡不相信他們的膽子會這么小,再者送些火箭過來也不是難事。箭矢到這里雖是強弩之末了,好歹能帶些火來,值得金軍嘗試。
林阡心底雪亮,因為凌大杰不敢放更大的火
也許凌大杰這次之所以沒騙過林阡只能怪他自己,沒和黃摑學到一套“善于掩飾”
有時候看似到了絕境一籌莫展眼睜睜被其所害,也許敵人用這絕境的時候還膽戰心驚怕出岔子、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絕境,卻有可能從心理上打敗我們。敵人的薄弱,只有敵人自己知道,他們絕對不會流露。除非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凌大杰,該怎么打這一仗,立即就能明白凌大杰在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