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諸將都是勇謀兼備之人,也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可還是輕信了楚風流設定的劇情,畢竟這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根本想不到羌兵會是“詐降”
戰法無窮,炮馬盡用。
奈何,楚風流的合情合理,遇到的偏是心比田若凝還多一竅的陳旭軍師。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試想如果不是因為陳軍師謀略遠勝于林阡,林阡怎會把自己的重心傾到東部去
陳旭說,羌兵可以投降,但盟軍不會像金軍一樣驅使你們當先鋒,不需要你們打,只會送你們走,你們要的本來就是“活命”而已,我們成全如此,杜絕了羌兵和金軍里應外合的可能。
陳旭還對那羌兵首領說,只要你們投誠了,盟軍會分批將你們遣向各地。著重咬住了“分批”二字如此一來,杜絕了羌兵的半途反悔、突變滋事,他們被拆分,沒法鬧起來。分批更還彼此為牽制,已走的覺得未走的還沒安全,未走的覺得已走的還沒脫險,
以盟軍現在的兵力,要在圍困金軍時,分批監視遣散這些羌兵,綽綽有余。
“若羌兵誠心投降,當然求之不得;若只是詐降,必然不敢一口答應,因為既不能里應外合、又不能出其不意聚眾殺個回馬槍,那么楚風流交代的任務就算失敗,他們斷不敢把楚風流丟在這里茍且偷生楚風流少了他們這一路兵馬會更危險。”陳旭說。
在陳旭的解決方案下,楚風流的最后一搏,被化解得輕柔無形,卻毒辣地直逼要害
羌兵們最終沒有一口答應,投誠之事不了了之,詐降之謀因此敗露,海逐浪等人聞言又驚又心有余悸,慶幸陳旭軍師看得深切,虧得他小心謹慎,否則后果不堪設想。陳旭卻嘆息“倒是寧可我沒有擊中這陰謀,若然羌兵誠心歸降就更好了。”他知道從長遠來看,羌兵堅定歸附金廷很棘手。
金宋歷時數月的亂戰,到這一刻終究落下帷幕,金方慘敗,瀕臨絕境。閏八月即將開始,聞知完顏君隨再派薛煥領軍到達前線
豪雨中,楚風流悲問絕殺“解濤已是極限,何苦還要再派薛煥”
“二王爺說,寧可被越風穆子滕奪了鳳翔京兆,也要保證王妃能安全脫險。”絕殺如實回應。
“荒唐至極我只一身一命、縱使全軍覆沒不過幾萬,大金社稷維系九千萬”楚風流怒不可遏,卻同時恨己不爭。
還能如何完顏君隨的調遣,已經撤不回去了,而且開不進來,薛煥解濤的增補,使林阡在東部打得吃力了少許,然而這種情況下他打陜西援軍的態度還是那么強硬,自然強硬。
不能自救,不能他救,這應當是楚風流一生到此最絕望的戰役。
三日,兩日,一日,半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