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大多都判定了百里飄云是“虛而虛之”,故而未曾對中途的伏擊有所設防,須知宋軍如果擺了個空城計、當然是希望金軍不敢追出并來拔寨的,那么宋軍自身則應防御為主、謹防搬石砸腳,故不可能把戰線推前,要伏擊也不在這里。除非,不是真的虛弱
所以“難道說,不是假的定西三家宋匪是真的言和了”把回海面色大變,悟出不是虛而虛之,而是實而虛之他們的孤注一擲擲錯了不該選最直接的那種可能性的
“不是三家,是兩家祁連山大軍就在不遠,你聽得到”百里飄云笑道。
所以,百里飄云適才的面露驚慌、倉猝逃離,大半都是演出來的果如司馬將軍所說,同樣的一百余騎,計策稍改,內涵全變,原是等在這里是實而虛之,他們故意示弱引金軍來追殲,其實西面已經有祁連山的援軍,也就是說,定西的洪瀚抒和林阡兩家不止休兵,還言和了
金軍這回卻是篤信了三家不會言和,因此趁勢發動總攻時、只是出動了一半兵力,一則不需要傾全力來剿滅寒澤葉、沒有洪瀚抒參與的話沒必要;二則司馬隆作戰風格保守、不可能贊同完顏承裕等人出全力種種原因導致,蒲察秉鉉和把回海后面跟來的司馬隆,只領了完顏承裕不到一半的人馬,足以剿滅寒澤葉,如何對付目前還不明實力的祁連山
“不不一定別聽他鬼話沒有祁連山,根本就只有寒澤葉這一路,打法怪異、殊死一搏而已。”蒲察秉鉉強行鎮定,試圖從寒澤葉的眉目中看出破綻,然而那寒將軍邪氣的面容看得蒲察心中一凜,忙對麾下命令,“速速突圍,告知統軍副使,情勢有變”
眼前這戰野,他們被百里飄云引入了寒澤葉的包圍圈,寒澤葉卻被司馬隆和完顏承裕包圍了數日之久,堪稱是一圈繞著一圈。隴右棋局的表面,到處都散落著這樣的年輪。
而事實上,當金軍在討論虛虛實實的那一刻,金軍就已經輸了,百里飄云胸有成竹地一笑
飄云這第三次夜襲,是虛而實之,是虛而虛之,還是變了個計謀實而虛之,這些,都已然不再是重點這些本來就不是重點。
虛虛實實障眼法而已,浪費金軍猜測的時間,
夜襲確切說來不過是一個幌子,吸引金軍大半的注意
正是要完顏承裕、司馬隆這些人的注意力傾斜到非林阡、非寒澤葉的百里飄云身上數萬大軍,只介懷這區區百騎,盡管他們可能會覺得是小鬧怡情。
“司馬隆那樣的性格,必然會對我軍出相同的百人劫營有所設防,他們將嚴陣以待,一旦我等殺入,金軍先鋒必然氣憤按捺不住、立即圍剿我這百余人,這第一步,是必然發生的情況。我等需謹記,奮力逃出金營。
“其后的第二步,涉及主力軍需不需要追殲并將宋軍連根拔起,金軍會面臨兩種選擇其一,追殲,金軍會因我只有百人,而結合情勢判定我軍是虛而虛之,因為這是最直接的可能。故而金軍不再顧忌定西三家會否言和,主力軍隨后就朝我軍傾軋。然而司馬隆此人向來喜歡留一手,故而不會全軍皆出,只派出最保險的兵力。
“若然如此,我軍可將他先鋒誘入伏擊圈中圍剿,即刻傾全軍之力反擊其主力,作出兵力充足、撞圍之勢,借此威懾金方本營;屆時,金軍必會懷疑他們先前的判斷失誤、勉強應變、自然要將定西的顧忌重提、調整戰術、傾力來打我軍但彼時,他們背后卻難免露出破綻,由楊致信將軍來助攻,與我等分享戰功。”現下,金方選擇的就是這第一種。
“另一種可能性,金軍繼續顧忌著西面的三家是否言和、不覺得我軍是虛而虛之、故主力軍仍然選擇按兵不動,寧可再度被咱們襲擾也不追殲,那我便依然去去就回,盡力逃離彼處。待到致信從東與他們交戰,我方充當助攻,與他分享戰功。這種可能性,會相對較小。”
沒錯,這便是飄云說的,楊致信不是援軍,是來分戰功的。關于百里飄云是虛是實這個命題,無論金方選什么,都會被兩面夾攻誰讓他們忽略了楊致信
所以金軍在深刻探討虛虛實實的時候就必輸了,百里飄云需要的就是他們厚此薄彼,此,百里飄云,彼,楊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