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卻都忘了,即使事情表面的關鍵萬御醫他真就是李純祐的人,可還有另一些人的存在才是事情真正的關鍵。
時間瘋狂地倒退回皇宮血戰之前,到瀚抒吟兒入宮的那一晚停
“你是何人,皇帝還沒下令,你竟越權處理來人將他拿下”
“放心,國師。萬御醫是我和母后的心腹。”
“洪瀚抒你好大膽子,竟敢劫持圣上”
閃回的線索凌亂交錯,寢宮外,御花園,人群中,話語里,那個無處不在的羅太后。出現眼前之時,總是戴著鳳冠,結綬垂掛,簪釵插滿,威儀四方。
何以,在每個人的印象里都那樣模糊。
李純祐與李安全撕破臉的那晚,羅太后幾乎整夜未眠,好不容易等到天明,聽聞萬御醫前來求見。
如此秘密,好生奇怪,她看見他神色慌張便知有異,屏退了左右后當即詢問“出了什么事怎不去求見皇上”
“太后救命微臣,微臣給國師夫人治病,原想極快就能將她治愈、而且也已然見了成效,不知怎地,昨夜國師帶夫人來問,竟然可能是用藥過量了些,竟對夫人她起了相反的效果,微臣補救不得夫人眼看就要毒發,國師若是知情問責,微臣實不知該如何是好”萬御醫一臉慌亂,向她道出這意料之外的狀況,她微微一驚,國師夫人她也見過,雖只是御花園一面之緣原來,洪瀚抒是到中興府求醫來的。
如果只是起了反作用,大可借口說這幾日他不能在鳳簫吟身邊常留、手下太醫失職、將責任完全推卸,然而,關鍵不在前幾日的責任,而在于現在的“補救不得”,也就是說,到最后給洪瀚抒看見的結果,仍然是萬御醫治了鳳簫吟卻沒治好
她也知病人對醫生常會抱有過多的希冀,若醫治不力一般都會心中不悅,不過,萬御醫也無需如此緊張“你便如實告訴皇上和國師,試藥失敗,過猶不及。國師即便不悅,即便蠻橫無理,也只會是泄憤,不會當真要你性命,何足畏懼”她微笑淡定,與他對比鮮明。
“不是性命的關系,太后”萬御醫臉上驚惶未消,欲言又止,她察言觀色忽然一怔,相識這么久了她和李純祐一樣,知道萬御醫是個甚重名節之人、萬萬不能容忍有人被他治了卻沒治好反而更嚴重,洪瀚抒那副脾氣,若發現鳳簫吟失救,不悅倒是其次,關鍵是他必然會問責并暴怒和嘲諷,說你醫術這么差這塊神醫招牌別指望還能保住“微臣擔心國師他四處宣揚,皇上那里,微臣不好交代”
“皇上那里不好交代”,才是重點所在吧。萬御醫之所以不想他手里有治不好的病,追根究底是因為他處于事業的上升期,在皇帝那里與醫術相關的半點錯漏都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