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洪瀚抒你為何一直舍不得鳳簫吟為何一直恨林阡
“因為你不能像我一樣地珍惜她。”瀚抒說是這樣說。
但真是這個原因嗎這個答案,半夜山頂才說了一半瀚抒就入魔了,還沒說完。事實證明,這個原因只是瀚抒早期的誤解,他和林阡的這一嫌隙,在神岔之戰就已經化解,瀚抒這幾年在隴陜和林阡的糾纏根本與這句話無關。
“雖然你林阡確實不如我那樣珍惜鳳簫吟,然而你并不是我洪瀚抒想的那么無情。”當年林阡跨境北伐,瀚抒是一力支持并且參與了渭水之戰的。換句話說,他早已經釋懷。
那么真正的答案是什么。
追溯到之前那些交流,也許還因為,“搶走她的人偏偏是你”吧。
其實林阡才是瀚抒最引為知己的那一個,半夜前說什么數遍天下只有吟兒知心人,只不過把吟兒當成林阡的替身罷了。
同道中人、甚至世上另一個自己的那個人,林阡那是他洪瀚抒這輩子最珍視的人,偏偏正是那個人搶走了他最心愛之人,教他舍得也不得不舍,恨卻又無從恨起。林阡,吟兒,他們令他愛恨交織,他靠得越近就越想要躲著他們,越躲著他們反而越被他們吸引,做了太多其實也不知自己做些什么,很想回來又不知道怎么回來,矛盾,痛苦,錯到離譜。
林阡一直沒有發現瀚抒認出了他來,除了應付瀚抒太過吃力無法發現,更因為潛心入刀無暇分神。吟兒和妙真等人看到的飲恨刀堪稱完美,那都是林阡完全拋開心念無欲無求著打出來的。
這些年來,雖然林阡物我兩忘的能力進步不少,幾乎時時刻刻都能刀人合一、以一馭萬,達到可與齊良臣媲美、與岳離相抗的又一重刀意境界。但缺點在于,只要對手內力登峰造極,飲恨刀這種完美的意境不能維持,可謂能夠掌握、能夠鞏固卻不能夠持久
遇到內力比自己高的對手,不以內力硬拼、巧借意境相抗,是既能平衡比武、又能提升實力的妙法。然而如果內力懸殊太大,意境難以維持的短缺就暴露了出來。
一旦發生意境難續的問題,戰場上或許還能借戰馬掩飾、看不出缺漏,或是在得手后立即率領兵馬發起進攻、不讓敵人有機會反擊,林阡自幼就明白如何回避自身缺點,因此才能制衡強如岳離;但若是正面武斗、而非戰場,如上一次和洪瀚抒在和談時交手,被洪瀚抒捉住破綻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今次交戰歷史重演,長此以往林阡的勁力漸漸跟不上洪瀚抒,內力本就及不上他,唯一能抗衡洪瀚抒的意境不再完美,因此眼看就步入了劣勢;瀚抒雖然認出他來卻還沒記起吟兒、仍然是咄咄逼人要繞過他來殺吟兒,林阡吃力之至,甚至沒半分力氣開口說吟兒先走打洪瀚抒竟累到這地步
是的,他自到場之后半句話都沒說過
洪瀚抒對他并未出殺招,卻因要向吟兒下重手、而這些重手全被他攔擋,他回敬的自然無一不是致命,導致他和瀚抒這一路騰挪輾轉盡是你死我活,以瀚抒現在的思維,好像瀚抒一心是為了林阡才殺吟兒,所以此刻看著林阡拼死護吟兒打自己瀚抒特別吃驚,吃驚之后,由于對林阡的認識也是稍縱即逝的,來不及重組記憶,繼續憤怒打下去“要她死殺死她”
林阡虎口發麻,撐到九百多回合,竟就得到了和吟兒、妙真差不多的下場,然而看山洞中余震不斷、盟軍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恢復精力能順利離開的沒幾個,他根本沒有和她們一樣受傷敗退的資格,下定決心,不再限制自己對借飲恨刀戰力的約束,沒辦法了,只能靠提升內力來扛這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