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揚、孫寄嘯、陸靜等祁連山兵馬,雖已歸順盟軍,卻不可能太快投入戰場,而只能先穩定軍心、盡可能地安撫和休整,因此先前林阡派曾嶸去石峽灣西,一是去接應和安頓洛輕衣、郭子建,二則是讓曾嶸與藍揚等人一同扶棺回祁連山轄地,盡管那棺中只有瀚抒的戰袍、單鉤能證明那是瀚抒
原先痛不欲生的孫寄嘯,在聽罷宇文白跪伏棺旁、為洪瀚抒彈奏的那首琵琶曲廣陵散之后,幡然醒悟,擦干眼淚,說“六哥、五姐和文白且為大哥料理身后之事,我孫金鵬也要盡快地收起悲慟,去為大哥了卻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身后事”
今晨他與辜聽弦間接合作一起挽救了石峽灣,而日后收復榆中的心愿亟待他和辜聽弦直接合作完成如此,才算也完成了大哥的心愿,大哥要和林阡一起完成隴右的統一雖然,大哥沒有親身做到最后,但我孫金鵬,就是他洪瀚抒在戰場上的延續
祁連山,大家都在沉痛,大家都在哀悼,人之常情,大家都離不開大哥。但戰事尚未成功,需要有人繼續握緊刀鋒,陷陣殺敵,一馬當先,大哥三下五除二地解決掉薛無情,不就是為了林阡能沒有后顧之憂嗎,大哥意外戰死沙場,大哥的戰略卻剛剛鋪展,我要讓大家知道,大哥的戰斗還沒有終結、大哥的事業沒有戛然而止那指向金軍的刀槍劍戟,由孫金鵬代大哥爭分奪秒地繼續砍出去。
“如此,足矣。”林阡終于首肯。
話說從未時直到酉時,邪后與郭子建等人戰力睥睨,著實令金軍頭疼了好一會,圍城打援眼看就要被盟軍強勢打破,然而軒轅九燁親自參與的層層伏擊終是能迫盟軍停滯不前。
遲則生變,邪后與郭子建自然要考慮如何破局,最佳的策略,便是盟軍和蘇軍里應外合里應外合,這本也是圍城打援的副作用和危險性。
“宋匪不可能安于拉鋸,最好也最快的方法便是約定夾擊。若真被他們里應外合,我軍就未必撐得住了。”完顏綱對軒轅九燁分析,軒轅點頭“何況,較之宋匪,我軍更不可承受拉鋸。”軒轅本就在思考著如何打破拉鋸、策劃反擊,所以令麾下表現出安于現狀的樣子,希冀麻痹得了郭子建和邪后。
關鍵時刻,潛伏于蘇慕梓曹玄身邊的金方細作發揮作用,術虎高琪對于袁若和郭子建將何時何地、如何合作了如指掌,建議軒轅九燁“務必在這酉時一刻以前搶得先機,教他們雙方無法里應外合。”
軒轅九燁當機立斷,“將計就計,兵行險招。”于是金軍故意在宋方約定地點的附近、開了個口給郭子建和林美材沖進去。林美材初始不知是計,尚未到里應外合的約定時間就以為找到缺口大破金軍,直到撞圍之后救得還未出擊的袁若等人,林美材方才發現不妙,當此時,卻已無法里應外合,因為哪還有里外之分
一聲炮響,此地原還薄弱的金軍破綻突然補足,原來適才不過是虛晃一招請君入甕金軍重重兵陣復現,秩序井然,霎時將林美材等人一并圍在其中,和袁若、曹玄、赫品章一起,關門打狗。
雖然盟軍和袁若蘇軍團聚、戰力總和一點都沒有改變,然而,失去了兩翼包抄的里應外合,是金軍居高臨下、四面環繞,盟軍和蘇軍還處于剛剛會合狀態、意料之外、措手不及,自然不敵同樣兵馬,不同時機,不同戰術,就是兩種不同結果。
因為怕遲則生變,一心想打破僵局,結果動早了卻逢變,反而幫敵人打破僵局軒轅九燁恰是利用了邪后和郭子建的心理手到擒來。
當圍城打援的援軍也戰敗被圍,基本上連強勢撞圍、里應外合的一線希望都不再有。
由于袁若赫品章都身負重傷,所謂里應,實際多半要依賴外合。袁若等人在邪后勢如破竹的時候當然可以錦上添花,然而,只要邪后失敗了,里應的這些基本上就都毛將焉附。這一點,無論金宋誰都清楚,邪后等人難免后悔沒有等到約定時間一起打出包夾,然而當時情境明明也謹慎小心,竟是自然而然地掉進了軒轅九燁的圈套。那破綻,造得真好,渾然天成,無比巧妙,彼處金兵,全是被軒轅犧牲的誘餌。
“好一個軒轅九燁,寧輸幾子,勿失一先。”林美材虧得聽從了林阡說的“萬事小心,隨機應變”,方才最大程度地保全,可惜此刻已勢不可逆。軒轅九燁這番舉措,正是林阡和楊妙真分析出的靜流之下必有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