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除非有更強的高手防不勝防,比如,裝病已久的某個人。
那個人,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默默觀察著郭子建副將們,換崗時間、各人弱點。
那個人,在與林阡斡旋著自己的歸宿之余,詳細思考如何部署劫獄、何時出擊、分工合作。
那個人縱橫沙場勇謀兼備,原本不輸給曹玄,不遜于抗金聯盟任何一個角色。
那個少年,姓赫名品章,明明還是每個人在關注的
他,他們,怎么能在需求他、感化他的同時,忘記去防他
縱使曹玄已經告知林阡,赫品章只想陪伴蘇慕梓,或一起歸順,或直接等死,可他們都忘記去推敲,赫品章竟寧可固執地選擇第三種方法明知道林阡一心要他赫品章,偏還絕情斬斷了和林阡之間的后路
只因沒有想到,竟有人能在蘇慕梓屢教不改、罄竹難書之后,還能對他做到這樣的忠心不渝、生死相依
是的赫品章冒死營救了這位眾叛親離的蘇二將軍,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韙,放棄了光明大道,寧受到千夫所指,亦要遵循心中的忠義。
于是繼續犯下大錯、對不起更多更廣的人,譬如那些剛歸順林阡的蘇氏老臣們會否會被影響信任可那與赫品章沒有什么關系,就當是他們背叛信仰的代價;譬如營救行動中會砍傷那些負責看守的郭子建副將,赫品章雖然對不起他們,卻畢竟要各為其主只能得罪。
所以堅定地破帳而入解開枷鎖,并將糾纏最緊的郭子建心腹,名喚劉乾的一位小將砍成重傷。
一番動亂,奪路而去,那時林阡和慕二、郭子建尚在規募陜西局勢,萬想不到赫品章行動如此之快,不消片刻他們便趕了過來,然而到場之時只余空營,傳聞與赫品章本就有父兄之仇的俞瑞杰當時就率領人馬追了上去,揚言忍了很久這次決不能再輕饒了他,郭子建曾經力壓的憤怒終于因赫品章的所作所為重新噴發,從此矛盾一發而不可收。
劫獄之事顯然發生得太不是時候,不僅蘇慕梓成功逃脫后患無窮,而且也不利于官軍和義軍的初步整合。
曹玄與蘇慕浛慌張趕到之時,只看到郭子建火冒三丈,顯然是因看見劉乾等人無端受損,加上主公和自己連日苦心付諸流水,只覺這赫品章簡直是不識好歹,非但不領盟軍情、還害盟軍兵將,盛怒之下,刀都擲地,痛斥,“赫品章此舉和蘇慕梓有何兩樣給他機會都還禍亂原以為勇悍之才,不料連做人都不夠格,這種人,主公還要他何用又還何必要他”
林阡知道郭子建性情中人、愛兵如子,要他忍仇人這么久實在為難了他,眼前情境也確實容易讓郭子建激動,然而并未順著郭子建的話說要治罪、嚴懲不貸。對于赫品章的處置林阡一直不動聲色,而只是詳細地詢問情況、安撫傷兵、清理現場。
看郭子建在林阡面前抑制不住怒不可遏,而林阡面色看不出喜怒無法猜測,蘇家原還支持赫品章的老臣全都噤若寒蟬,然而袁若卻難得冷靜,第一個跪地懇求林阡“郭將軍請息怒,郭將軍誤會了主公,請聽我一言,袁若愿以性命擔保,赫品章是自幼被我看著長大,絕非蘇慕梓那等陰險狡詐可能確實有些不明事理,然而絕對可以感化”林阡凝視良久,袁若仍抬頭看他、眼神堅定。
辜聽弦則一直留意著郭子建神態,此刻緩過神來,即刻幫袁若平息眾怒“赫品章確實有錯,不過,念在今夜沒人因此送命,總是不幸中的萬幸。”其實辜聽弦心里明白,赫品章今夜這么做,對于郭子建、俞瑞杰等人來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本身事件并不算特別嚴重,可是錯就錯在這件事疊加到了過去的憤恨里,只能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