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遠近宋軍何嘗不是大喜過望、精神振奮。
須知,盟軍從山東之戰第一次接觸到高手堂開始,就一直是負隅頑抗、勉強平手,從來未能妄言制衡或超越。如吟兒戰凌大杰,只是偶然狀態發飄;石硅戰高風雷,常常需要跨級拼命;李全楊妙真等人戰邵鴻淵岳離,多半都是勝之不武;林阡吳越等人戰司馬隆齊良臣,必須鉆研摸索一次次。
全是以弱敵強,只因絕頂高手少獨孤的出現,預言了云霧山高手們的強硬反擊現在開始,我們可以真正平級
“獨孤清絕之所以勝,是因其從未放棄堅信他堅信世間一定存在人力不能控之劍法。”完顏君附許久才從震驚里走出,說。自上回獨孤出道與岳離交手救下穆子滕,完顏君附便對這位隴陜戰場的不速之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明白,岳離反控術“專控人力”卻控不住獨孤,說明獨孤這一劍內涵非凡絕俗,形容其“絕非人力可為”也不為過。
而他感慨獨孤之勝,既在這人力不可為,更在“堅信”“當他的實力與天尊相差無幾,一時破不了天尊劍法,便另辟蹊徑,從反控入手有出奇招的急智、能力和堅信,他其實是勝在這里啊。”
“單憑一劍,便可封神。”此時完顏君隨也于心中驚撼,想獨孤清絕單憑這一劍就能壓得他人黯然失色,而其身負的絕藝又豈止這一劍。
這兩位王爺雖然都是資質平平早期需要楚風流從旁提點,但經過這般長久的戰場磨礪,耳濡目染,沒有識人之才、招攬之心、爭霸之意是不可能。二王爺表現雖沒有大王爺那樣突出,卻是未必沒有他強烈。
“他之內力,恐怕已在薛晏之上”仆散揆意識到完顏永璉和林阡的此消彼長,不禁為薛無情的逝去流露出一絲憂色。
此平涼決戰,雙方均是不遺余力,高手王牌盡出、陣法全力以赴、兵械毫無保留,完顏永璉的壓力只比林阡輕一些,除了兩個小王爺和作為軍師的仆散揆之外幾乎全都上陣。
宋方,則只有陳旭和半個樊井算閑人。
“待立于山巔,自不被迷霧,居高臨下。”彼時陳旭遠觀獨孤劍法,如果說大王爺從本、二王爺從形、仆散揆從力,那陳旭則是從境,品評出了當中妙處。
除卻他們之外,還有人神情淡漠地在戰場之側誰也看不到的角落旁觀,那一雙從來鋒利的眼神注視著獨孤愈發冰冷“假以時日,亦當如是。”自語之際,他手中劍亦有感應,隱約湛然之光。
不刻將視線從獨孤身上移開,去追及他最在意的影子,此時正在和完顏永璉酣戰的林阡林阡,山東之戰你幾近將我坑殺,若非我幸運早已命喪,你不會想到我因禍得福,落崖后竟得絕世劍法。如今,離我內功修成、劍法顯露之日已經不多,你的路,只怕越來越不好走。
林阡與完顏永璉,是這六合陣中最后才遇上的對戰雙方,他二人交鋒之始,另五對或已接近尾聲,或已糾纏白熱。
這么晚不是巧合,是陳旭得知林阡和完顏永璉之間有差距而特別設計,即使完顏永璉能看穿陳旭的大半思路,真入陣了也不得不身在此山。
“我的刀法,只試過與他平手十招。”林阡曾在陳旭面前坦言。在排兵布陣的伊始,別人的對手或還難猜,但完顏永璉會選擇誰來戰林阡,不言而喻。
這般空前強勁的對手,林阡在山東只能勉強持平十招,即便如今有了大幅進步,也不過在齊良臣上下,誰知完顏永璉有無進展
然而明知難以匹敵,也退無可退必須迎難而上。在終于與完顏永璉照面的一刻,林阡摒棄雜念,運氣蓄力,賦刀以命。
刀出鞘,風旋緊,氣勢倒峽瀉河,光芒拔地沖天
劍在手,蕩然回擊,含蓄沉著,威嚴古厚
一錯身,清悅吟嘯使千軍注目萬馬齊喑
刀勢轉,勢吞山河、天傾地裂,劍鋒掠,氣韻出塵、飄逸神飛,交匯處,電光火石、風云雷雪
刀劍對斬,沙飛霧走,兵斜將歪
再一交擊,轟然震響,刀縱橫,劍捭闔,一個顛覆乾坤似縱情山水,一個指點江山如揮毫潑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