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祭出思雪是想給我們提醒,第二次祭出思雪,是為了給陳鑄提醒兩次提醒,都非善意”吟兒氣憤不減,聲音卻低了些,難忍被出賣的傷楚,迫切要追問思雪的心意。
“不錯,韓丹對我麾下提起,輪回劍在葉文暄處,我自然不希望金軍分兵,是以去提示陳鑄勿再浪費時間追冷飄零。”小王爺原來是看出了陳鑄兵寡,其縝密程度令人發指。
因此,思雪把汪道通等人的輜重打散,不是迷糊,而是故意,為的是一早就把所謂的輪回劍給打進陳鑄視線,讓他知道,那不是真的輪回劍,輪回劍不在這里你快走。這也是小王爺和陳鑄對話時最半真半假的一句“難道你打這么久了,還覺得輪回劍在這里嗎你們還有一路,不是沒有機會,我不插手那里便是。”那句話,既是譏諷,更是下令,是催促。誰都猜錯了小王爺對輪回劍的用意,小王爺不是自己奪,也不是幫林阡守,而是在靜觀陳鑄奪,甚至促成陳鑄奪得是真龍膽的存在和干擾,推動著小王爺逆轉了輪回劍的歸宿。
難怪林阡來救葉文暄時,胡弄玉等人“來的半途被金兵阻攔,是以才遲了這半刻”,那些金兵,現在回想起來全是小王爺的人,如此,盟軍捉襟見肘,輪回劍必然難守。而這一切信息,金人都無法知情,恐怕還以為是天助我也。
真龍膽在宋,輪回劍在金,似乎達到了平衡吧。如果戰事到那里戛然而止那就還是太小看完顏君隱。輪回劍,那東西給陳鑄得到,不會像寒毒那樣立刻給周邊帶來災難,但,那只是“立刻”而已,災難怎會沒有金人的古戍大荒陣早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完顏君隱看得透徹
“金宋兩邊無論誰都不是省油的燈,不會甘心于局勢就此平衡,從來不會令我如愿,勢必還有一場戰斗。我來稻香村久矣,早就對村北地形察看過,知道這里是構建陣法的天生之地。加之細作告訴我楚前輩的行蹤,是以我推測,金軍必然借石、樹擺出掀天匿地陣的縮影,最快地打敗你們獲取真龍膽。而你們,不可能不趁早奪回輪回劍,既然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我不介意黃雀在后、坐享其成天下太平的方式,可以是你們雙方戰力制衡、相持不下,更可以是你們完全互耗、盡數葬身于此。”
金宋雙方折損了大半,卻還尚有余力,小王爺原是希冀利用陣法將他們繼續消耗,直到耗完,奄奄一息沒錯他的理想是求平衡,但高強著旗鼓相當,低微得旗鼓相當,對他來說是一樣的,一樣會使金宋膠著。
不,不對,不一樣,后者更利于天下蒼生。吟兒死死盯著眼前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男人,如鯁在喉。事實和他說的非常吻合,金宋雙方尚有余力時,古戍大荒陣的平衡膨脹崩壞,真的會殃及周邊無數民眾;而此刻平衡到奄奄一息,分明對周邊百姓來講是最佳結局。或許,他的想法才是對的,什么林匪什么南北前十,統統都是禍根、禍水、禍害、禍首,還是死了比較好。
而尚有余力和奄奄一息,其實只是一線之間,必然經歷回光返照,如果方才岳離沒有作為楚風流的奇兵出現,小王爺可能會提前開啟他設置的迷宮陣、作為壓死金宋的最后一根稻草、結束那個他不想看到的末世景象。哪怕,強行中斷陣法需要付出代價。
“然而你高估了我們,無論是料敵于先,抑或以逸待勞,還是出其不意,他們體力保留都比我們多。無論你怎樣維持,如你所愿油盡燈枯的只能是我們,我們從根本上還是無法耗完他們。”金陵追問,吟兒回神,察覺林阡神志不清、要依靠著她才能站穩,只怕撐不過半刻就唬不住那些要來綁他的敵人。
“我自然算到,你們要兼顧兩戰、捉襟見肘、疲于奔命,但想要持平不是沒有辦法,你們可以、也必須、帶著寒毒一起來戰。”完顏君隱說時,眾人全是一驚,“果然。”金陵卻是早有準備,如今全然印證,陣法里宋方曾經瀕臨覆滅,金陵不得已而發真龍膽,這一行為竟也是完顏君隱的故意設計
林阡如果取得真龍膽,“當時”就放毒的可能性低,當時不投不代表未來不會投,尤其是迫不得已之時。“不排除遇到特殊情況,你權衡輕重后教金軍滅絕”,說的就是這里,古戍大荒陣小王爺他要的,根本就是“宋軍帶著寒毒”和“金軍帶著輪回劍”大動干戈、兩敗俱傷,從而使他一戰殲滅四大害。
“只要對陣開始,金宋注定雙輸,俱是我軍甕中之鱉,真龍膽自然也全部銷毀在這里,輪回劍最終會歸還給南宋武林,但你們這些高手,沒幾個能活。”他述說著他的理想,眼神那般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