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睫之間,山鳴谷震。
南宋之輪回劍,大金之歸墟劍,赫然懸空,遙相對峙,
光芒萬丈,色彩斑斕,巨大威壓,傾天覆地,
陣法能量,卷起千萬里風起云涌、雷輥電霍。
一時間,巍峨山巒、浩瀚海河,都被掃空,成平地,成塵煙,
空間似隔絕,時間似凍結;茫茫宇宙,如歸混沌,陸海模糊,唯余陰陽。
丘山塵網、清風明月,盡遠;萬象如滾滾洪流,走馬、流旋于眼底、足下,
那潛藏已久的掀天匿地陣位,其形其色,愈漸明晰,醞釀翻騰,聲勢浩蕩,
終于,浮光躍金般,顯現于每個涉陣者所立之地
巽位,京口、臨安,風陣順柔;震位,益都、泰安,雷陣震顫;艮位,鄜州、延安,山陣雄壯;坎位,慶陽、環州,水陣蜿蜒;
乾位,臨洮、定西,乾陣不息;兌位,鳳翔、京兆,澤陣凝聚;坤位,散關、渭水,地陣厚載;離位,興州、成都,火陣炎上。
此外,大陣合小陣,諸如諸葛八陣、魔門五行、天罡北斗、萬人啼血、凄風天陣、玄襄陣、疊陣、千旗百怪、六合陣、古戍大荒那些金宋戰史上曾經經歷的陣法,全是這對陣的組成,全在這對陣的一隅,此起彼伏,似是而非。
這一刻,雙方各六十四高手同時開戰,
戈矛成山,玄甲耀月,
棄身鋒刃,秉弓控弦,
果不其然,相生相克,盡管才交鋒半刻,卻也是平分秋色,負勢競上,
若言金方高手似天風何其盛,則宋方眾將如山松何其勁也
要問最先一聲刀響誰發非陣眼,非主帥,赫品章當仁不讓,飛身一躍,鋒芒逼人,最先一個殺入敵陣;辜聽弦與他此戰雖不在一處,卻心靈感應你追我趕,不甘示弱搶了第二,提攜雙刀連環劈砍,少年飛揚,意氣風發。
他二人卻偏偏棋逢對手一個是不久前在金陵眼皮底下繞過竹山攻入武山的術虎高琪,一個則是盟軍的老相識“震山之錘”完顏力拔山,兩金將也皆是不遺余力、舉刀掄錘,以橫掃千軍之勢,掀起一番驚濤駭浪。
陣中最頂尖者,莫過于殘情劍獨孤清絕與冥滅劍完顏永璉,前者,南宋第一人,十成回陽心法,通明殘情劍境,排空馭氣奔如電,縱橫豪氣貫長虹,后者,大金獨一劍,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妙到毫巔,透徹玲瓏。
劍里云斷,袖間墨染,開而放入大江,闔則萬壑齊鳴。
最驚險處,必是短刀谷百里林外、宋恒缺席之位,陣法才開,險被軒轅九燁直接攻破。眼看南宋別處再振奮人心、此地也注定兵敗如山,那泛著凄慘劍光的無主玉龍,卻忽然被另一個人拼盡全力反手握緊。“寒澤葉”軒轅劍鋒驟然偏移,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個人,次次力挽狂瀾于大廈將傾,其眼中邪氣,竟教他這條毒蛇乍一望見都失去戰斗力。
緩得一緩,軒轅九燁眼神一厲,恢復冷靜,傾力對抗何懼之有寒澤葉還需兼顧來自郢王府的首席高手,他既要控寒楓鞭,又要握玉龍劍,雙拳難敵四手。
軒轅劍不改一貫干凈利落,內勁灌注,正義凜然。
寒澤葉戰衣頃刻染紅,血順著控制寒楓鞭和玉龍劍的雙手不停流下,一顆心卻因為想到對林阡的盟誓、對徐轅的承諾而堅硬,寧死不放,寸步不讓。
最欣喜之景象,當屬鳳翔戰地,岷山劍與碎步劍之對決。前次在平涼交鋒,因低估了司馬隆的提升,洛輕衣不幸敗于碎步劍下;與吟兒善于發現敵人新破綻不同的是,洛輕衣選擇的是臥薪嘗膽、自我躍升、迎頭趕上。此戰,她劍中雪光湛然,不染纖塵,比當初少了三分“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之凌厲,卻添了五分“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之清淡,已有岷山劍法最高層次“鏡花水月”雛形。
教那位經驗滾雪、劍法永不再遲鈍的司馬隆,暗自叫絕,不敢怠慢,第一次被她突破逆勢、轉為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