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兒掀開帳簾,只見林阡與柏輕舟挑燈佇立于地圖之側,依稀正規募著盟軍在河東的地盤擴張。那是竹廬夜話之際,柏輕舟為林阡擬定的戰略,幾個月來,盟軍亦抽調了不少兵馬在那里建立據點,然而,原先穩扎穩打的河東大計,不知會否被官軍影響而擱置
畢竟吳曦一旦入局,再如何收斂,也勢必要在秦州打出勝仗立威。早先在隴右孤掌難鳴卻還把孤城守得牢不可破的金將劉鐸,儼然要成為吳曦所領官軍的第一目標吟兒想時,怔在原地。
“吟兒”林阡發現她來。
“嗯,我來是想問,宋恒怎么辦。”吟兒回過神來,“是讓他去雅州戴罪立功,還是送到秦州幫吳曦忙其實,好像都不怎么現實,然而,繼續放他在短刀谷里,我怕他就此墮落,至死方休。”
“讓他先到環慶。”林阡回答,吟兒一愣。
“讓他到我這里,我要親口向他說一聲,對不起。”林阡低沉的嗓音,令她聽見時忽而眼眶一濕,這淚水,卻是為宋恒釋懷“好,我這就去要陳采奕將他送來。”
她正要走,林阡忽然將她喚住,眼中流露出一絲憂郁“吟兒。”
“嗯”她發現他今天很是反常。
“我本以為,最棘手的是西線官軍,最激進的會是吳曦,卻沒想到,東線官軍竟然、不宣而戰,他們在我們對陣那天,就已經攻襲邊境、進圍壽春,如今正欲取泗州等地。”他明明說得低聲,她卻覺腳下震顫“怎么會”
對陣前,林阡和柏輕舟最擔心的是完顏君隱和吳曦,他倆和陳旭一致認為,東線官軍不會比吳曦激進,葉文暄和楊宋賢的回信,亦對此作出佐證。
是怎樣的契機,會令得東線官軍那樣大膽,在對陣尚未完全終結的瞬間,便直接去淮河對岸燃起連天戰火
吟兒原先還怕吳曦入局影響盟軍的河東大計,如今,倒是鄧友龍這些人,板上釘釘地阻礙了盟軍
“應是仆散揆的計策。”柏輕舟說起這個并不在掀天匿地陣中的人,那晚他和吟兒的職責一樣,表面看來,是臨時代完顏永璉坐鎮中軍。
實則,遠離東線、中線,他卻暗中、遠程調度。
“東線官軍原本不可能冒進,但仆散揆授意金軍,無論對陣勝敗,都留出防御漏洞,故意被鄧友龍發現,引誘他急切開戰。”林阡言下之意,仆散揆將宋軍的不宣而戰都算計在內。
當時金軍重心都在關隴,所以在淮水留漏洞,最不會引人懷疑。
“起先給鄧友龍顯然是甜頭,但越往北去,防備可能就越充足,因為仆散揆是做足了準備的。”柏輕舟難免憂心。
“仆散揆這一計,對陣敗可力挽狂瀾,對陣勝則錦上添花。”林阡道。
“實在小覷了他,他是個決勝千里之外的將才。”吟兒意識到,南宋官軍已經被拖下水,開禧北伐雖還未下詔,卻實際上已經開始于四月初五,“那么盟軍在河東,豈非遙遙無期”
吳曦早已以實際行動告訴吟兒,不合作的兩路還不如一路,官軍插手,不僅起不到積極作用,還可能拖盟軍后腿。
“河東無需擱置,理當繼續謀取,或還能在關鍵時刻,對官軍圍魏救趙。”柏輕舟搖頭,說,“主公眼下困局,并不在河東,而是環慶。當務之急,便是打破與完顏君隱父子的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