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一生耿直忠義,心知他若輕易投降了金人,等于是給康縣和略陽拆了屏障,顯然不肯應允。一言不合,兵戎相見。楊公他,實在是戰死于金人的正面打壓。”結局是楊丹青及其部下全體殉國,作為短刀谷最大家族的楊家驟然被塑影門取代,金軍怎會不對楊丹青陳清其中的利害關系,楊丹青的遺言卻是一句“何妨”他唯一對不起的,只是那孤兒寡母長兄為父,致信、致禮弟兄二人,都是楊致誠幫母親一同撫養長大。
但今時今日的姚淮源,卻做出了和楊丹青截然不同的選擇“好用他換我”
不記得孫寄嘯是自己背后相托的戰友,不記得義軍這些日子曾不計前嫌不顧生死多番相助,只記得心驚膽戰地關注著完顏璘寒涼的刀鋒,那刀鋒再冷,又如何比人心更涼薄。
早先,孫寄嘯的防范全都給了北面佯攻的楚風流、黃鶴去,誰想到內在的兇險才最可怕始料未及,金軍竟突然從背后殺入倉促應戰的孫氏夫婦,猝不及防頃刻就被殺得大敗,禍不單行,連聲激響,隨著滾石射箭的守兵陸續倒下,葉不寐麾下的第一支敢死隊業已登上城墻。在那之前,吳端等人便已幫助金軍控制了能夠向隴干、威戎、通邊等地傳信的烽燧
酉時前后,雖然措手不及,孫寄嘯宇文白卻并未立刻棄城,而是負隅頑抗并差人冒死前往最近的吳曦部下郭澄處,示警并且求援,奈何,大難臨頭,又是一個袖手旁觀、見死不救、自保要緊的貨色。
敵軍越聚越多,再戰便是送死,孫寄嘯當機立斷棄地保兵,預備往西面隴干撤離,同時差人向莫非報信。
“正中下懷。”軒轅九燁目送孫寄嘯等人奪路而逃,嘴角一抹笑意。
用不著等到孫寄嘯差人報信,孫寄嘯戰敗的消息,現在應該就傳到了莫非耳邊,不過,是他軒轅九燁掐好時間傳的,危急程度、求救必要,都是他拿捏好的。
“莫非是個最擅長救急的人。”熟知抗金聯盟戰史的人都知道,黑道會郭二當家之死是莫非救援不力導致,自那以后莫非就成了林阡手下最擅長救援的那一個。優點,有時候會被人反用。哦不對,這個軒轅九燁不是人,“擅長,是因為害怕做不到。”
“羅洌,你的遠而示之近成功了,下面,是我的近而示之遠了。”楚風流在側,勝券在握地笑。
若無外力干擾,莫非收到的孫寄嘯敗報,應該是孫寄嘯棄地存兵、即將撤往隴干,莫非只需盡力派遣精銳到半路迎救,同時自身留在隴干做妥防備,與孫寄嘯合兵后站穩腳跟,再策劃奪回已經失陷的水洛。
然而軒轅九燁給的敗報卻是孫寄嘯還在拼死守城、兵敗如山隨時有性命之憂,莫非必然要拼力救護孫寄嘯和水洛,情急之下決定親自馳援,期望能助孫寄嘯一臂之力擊退勁敵殊不知他本該駐守的隴干,才是金軍的第二步也是最大一步要問金軍不是在外圍嗎怎么涌入靜寧核心的隴干完顏璘早已逼著姚淮源,把水洛南部和隴干之間的阻障搬開,一路可謂暢通無阻一馬平川
近而示之遠,迫著莫非不假思索引兵去水洛救急并迎擊金軍,卻不知金軍的旌麾已然直指他離開第二刻的隴干
而當莫非率軍行至半道,剛巧與潰不成軍的孫寄嘯相遇,這才知道可能中計,那時他們還不知道隴干危險,只因眼前就已然性命之憂
“王妃說了,活捉孫寄嘯莫非,賞賜萬金,加官進爵”羅洌及其部下,原本就已經趁著追殺孫寄嘯的聲勢一口氣沖開了莫非兵陣、先下一城,后又因為這樣一句高聲承諾,一眾金軍,即使不為復仇雪恥,也必然貪慕榮華,于是爭先恐后、奮不顧身,不消片刻便將孫、莫等人圍住。
即便只有他們在,孫莫都插翅難逃,更何況早先就埋伏在這里的,還有一路以逸待勞、居高臨下了多時的黃鶴去
宋軍至此,山窮水盡,孤掌難鳴,呼救無從。
同一時間,楚風流、蒲察秉鉉、完顏瞻領軍各六千,前往通邊北部、隆德、威戎,牽制可能聞訊救援的百里飄云、赫品章、郝定,而軒轅九燁、完顏璘、完顏承裕等人,則火速輕取通邊南部、水洛、隴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