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永璉在不清楚完顏璟在哪里的時候,四中取一,本也就是決意由他戰林阡,因為林阡是宋匪最棘手之人;而在看完青鸞的那封信后、確定完顏璟不在林阡身邊了,完顏永璉更加決定去戰林阡。為什么因為要滿足林阡的愿望,在金軍奔襲正確地點的關頭,把林阡牢牢綁縛在自己身邊、離林阡本該救局的地方最遠
“常大人,能拖他們多久便多久。”完顏永璉中肯地說。
“哈哈哈。”常牽念聞言不禁笑諷,“我還道曹王百戰不殆,原竟是這般不自信嗎。”
然而,常牽念一轉身就斂了笑,戰略上藐視敵人但是還是得注重實際啊。他不是沒聽過玉皇山論劍、知道林阡已然能和曹王并列這數十年來的金朝武壇,他是少有的不懼岳離反控術、只把完顏永璉引為唯一對手之人,年少曾揚言“若早出山幾年,必教淵聲敗北”,不過,到底還是口出狂言,這些年他心知自己的那把名叫“九萬里”的鉤稍遜完顏永璉冥滅劍一籌,也在前夜交鋒中剛吃過林阡的苦。
但當時的林阡,有燕落秋撫琴相助,以二打一才勉強殺敗他常牽念,今次情境不同,他和曹王劍鉤合,對面的林阡只剩個越風
可你常牽念又怎知,越風對林阡的助力幾多
“一鞭可度四季風”的越風,出道時就是林阡的最接近對手,當時被厲風行戲稱為林阡克星,撫今鞭之削鐵如泥,能割得飲恨刀鋒成萬余碎片。
與“萬象盡收于刀中”的林阡亦敵亦友也不奇怪,負勢競上近十年,他和林阡都進展得恰到好處,刀縱劈,鞭橫掃,春風繞山之渺茫,夏風托林之靜幽,秋風舉天之高爽,冬風助雪之傾盆,相得益彰,千軍難擋。
常牽念那時才覺得自己的笑諷萬分尷尬好在他也是因恃才才傲物,雖手忙腳亂了一忽,到底也是在曹王的幫助下,調整了狀態,發揮得出色林阡你雖包羅萬象卻畢竟粗糙,哪及得上我鉤法鉆研透了太行一鉤“火龍明鳥道”賦之高,再一鉤“鐵騎繞羊腸”予以險,鉤走浪勢,走的不是黃河浪,而是太行云巔之浪。對了,過程中曹王何在好像自己這太行意境跌宕起伏了九萬里他也跟著層次錯落了九萬里,卻一直在下烘托、在側環繞,明明是以冥滅劍和內力推涌著,竟可以表現得毫無亮點、襯得自己鋒芒畢露,不知道他是偽善故意對自己示好,還是做慣了中流砥柱、習以為常地以他劍境里一張白紙一點筆墨做別人的陪襯呢
如此到數千招而不敗,主帥都是大汗淋漓,戰馬先已吃不消了,雙方第一戰無奈鳴金。林阡要騙完顏永璉“完顏璟就在此地”,完顏永璉要誆林阡“我不知圣上在哪里”,顯然都沒有任何放水。
彼時已是辰時二刻,林阡才剛回營,就聞知柏輕舟以臨摹書信為餌,鎖定了兩個可疑的控弦莊細作。
“一舉兩得,既抓內奸,又騙完顏永璉。”林阡自然高興。
柏輕舟卻搖了搖頭“主公,完顏永璉只怕已知道人質何在,所作所為都是在故意欺瞞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