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蕭駿馳守北,楊妙真拒東北,楊宋賢對峙東方俯仰于都梁山,鳳簫吟鉗制司空承于榷場,盱眙城自此再不懼內憂外患。
萬千軍馬不知到底撐了多久,終于撐到一個戴兜鍪鐵鬼面、策黑馬揚雙刀的將帥從東面回援,他之到來,宛若沖破黑暗的一線天光。乍看他白發飄揚力大無比所向披靡、殺入敵陣勇猛無雙砍瓜切菜,原還僵持的金宋局面竟頃刻就被打破,隔得甚遠楊妙真一時恍惚,還以為看見林阡,驚喜“師父”
不過看到那飄揚的旌旗之上,卻赫然寫“畢將軍”三字,妙真醒悟本該是他,戰神畢再遇啊
“畢將軍回來了”“畢將軍來了”城內城外,一字之差,情緒天壤之別。
江淮一帶金軍,對林阡都沒這么大的反應,幾乎是一見到他戰馬騰凌,原先再斗志昂揚都有一哄而散之象,令楊妙真意識到那是畢再遇的第一刻就在想畢將軍也用雙刀,師父要是戴個兜鍪,便可假借他名義嚇唬金軍等等,師父用不著啊緩過神來,臉色微紅。
“此刻官軍欲收復盱眙,實際只有紇石烈執中麾下的死穴較難對付。”一如蕭駿馳所料,在那十五個驍將的極力整合之下,金軍在盱眙城外還與畢再遇持平了片刻。
不過,那幫精銳受了大部分士氣衰竭的金軍拖累,終究敵不過畢再遇的狂勝不休之勢,天還未完全亮起時便棄甲曳兵、倉皇北逃。
另一廂,盱眙城內的東方俯仰在卯時之前就放棄抵抗,他們的“無法里應外合”也從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軍作出撤退決定。
塵散天明,風煙俱凈。
除去面具的畢再遇,原也是姿貌雄杰,果然他如傳說一樣擅長駕馭兵將,戰斗結束過后,便對著官軍和義軍一并論功行賞,臨陣還指點了楊妙真幾招馬上雙刀。
畢再遇的麾下們不少都具草莽之氣,其中有個叫許俊的,合作了沒多久便和楊宋賢混熟,“畢將軍的父親是岳武穆的舊部。”“巧了,在下的祖上是楊家將啊。”許俊把楊宋賢帶到畢再遇身前,說他不到兩百人就制住了千余叛軍,畢再遇見到這玉面小白龍不禁贊嘆“英雄出少年”,再一問楊宋賢和楊妙真原是堂兄妹,笑說“世人都稱老夫是北伐第一功,這南御第一功,當是你們楊家將和蕭大俠三個人的。”
蕭駿馳一愣,急忙說“還有盟主”“師母去何處了”楊妙真著緊問。
“你們所說的,可是那位林匪的妻子”畢再遇一愣,問。神交一定是相互的,他早就聽葉文暄和對手們說過林阡了。
“是啊,林匪,正是在下的結拜二哥啊。”楊宋賢笑著說,他不緊張吟兒,一方面是向來樂天主義,一方面是因為熟知司空承性情軟弱。
然而,蕭駿馳、楊妙真、畢再遇,就算鳳簫吟自己,都不怎么認識司空承,對司空承的性情僅限于猜測。吟兒單槍匹馬去,到現在還沒回,自然教除楊宋賢之外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