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論形勢的輕重緩急,楚州基本已度過危機,百里笙、楊宋賢等人皆留下輔助畢再遇,抗拒紇石烈執中、軒轅九燁這等“缺糧精兵”,所以還能容得下短暫的輕松釋然。
但淮西皖地,金軍壓境、迫在眉睫,使阡吟不得不連夜趕去與李君前會合
皖地邊遽告急,淮人渡江以億萬計,江南震動,眾情惶惑。昨日,有兩騎身著金國服飾躍馬江岸,宋民如驚弓之鳥傳言“虜人至矣”,一旦聞訊,渡舟紛紛斫纜離岸,櫓揖失措,渡者攀舟,覆溺數十百人。據聞建康城中的官吏都驚慌失措“吏顫余前,不能持紙”。甚至,已有人勸說丘崈大人放棄廬、和州,退守長江,丘崈卻搖頭堅決“棄淮則與敵共長江之險,吾當與淮南共存亡。”
仆散揆渡淮之勢日益壯盛,民眾恐慌,等閑官吏驚懼,雖最高長官不肯棄守,卻不容置疑已到存亡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