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人。”林阡當即向他見禮,吟兒一愣,嘀咕“就知道和朱熹打對臺的人不會有好脾氣”
“他沒說錯啊”林阡趕緊按住吟兒頭,吟兒一臉堆笑“葉老”
林阡知道,這老學者說得一點都沒錯,但凡自己在兩淮民眾心里有一點威信,哪怕及得上三成像驍將們對他這樣,此刻淮民也不至于慌不迭地渡江而逃,而他只能任由著、確保著、遷就著他們逃,這五天來有些時候連勝仗都寧可舍棄了不打。
“據說畢再遇、趙淳和你一樣的戰法,寧可固守楚州、襄陽、和州,實行堅壁清野,卻是棄了清河、自焚樊城、一時難返。如此一來,我軍其實已經離第一道防線極遠。”葉適似乎不滿這種棄地保兵
吟兒當即不偽裝,直接回應他“葉老,地與人,誰重要”
“自古立國,未嘗不有以處之也,無以處之,則地為棄地而國誰與共守”葉適問,一直棄,一直棄,棄到無時,何處為國而那時,人又何在,守何地。
吟兒還沒緩過神來,林阡已經明白他說什么,輕聲回答卻堅定“葉大人,楚州、襄陽、和州,既然堅壁清野,便必死戰不退,第二道防線,是畢、趙兩位將軍和林阡的極限。”
“但愿你記得今晚這軍令狀了。”葉適這才露出笑容來。
“葉大人”林阡這才知道,葉適原來是在試探自己的決心苦了吟兒,聽不懂,現在還氣呼呼的。
“我理解你這些天的做法,因為走火入魔過,只能故意避開民眾,逢大戰就把他們先行疏散。”葉適繼續指教,“但你若想守住第二道防線,單憑李君前、田琳、厲仲方等人隨你戰斗,指望著我在江南給你收容難民,卻是遠遠不夠的。”
“葉老,您想怎么打這場戰呢”吟兒生氣地問。
“建立以江北守江,兵民共守防御體系。”葉文暄的聲音在她耳后響起,她不禁一愣“文暄師兄”才發現葉適身邊有人已經擬定了大方略轉過頭來,望著葉文暄。
“民眾同樣不退,在江北與軍隊共拒外敵。”葉適也看著林阡、如是說。
林阡心念一動“不可。”
“眼前民眾,惶惶不安,如何可以留在江北送死”吟兒也對葉文暄搖頭,“這方略聽上去好,不切實際。”
“不錯,今日雖然岸步有寨、江流有船,鹿角、暗檣數重并設,溝塹深闊,不可越逾,可是人心已搖,唯能奔迸求渡,騰突紛擾,貽亂江南。”葉適也承認,人心動搖危害最大,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的防御措施做得再好都沒有用,但,解決人心動搖的問題不該是將他們完全拆開送走林阡只可以對江淮四大幫會那樣、因為當時四大幫會的矛盾已經難以調和,而民眾和軍隊之間卻不一樣,他們本就沒有明確的界限,人心完全可以拯救,不該拆,更該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