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我麾下的人都能這般兢兢業業唉。”完顏匡的視線從華冰虹身上回來,心事重重地回到帳中,忽然眼前一亮“回來了”總算有個先前去秦州的死忠回到了襄陽,向他復命并詳述先前在信中傳達的一切。
只怕曹王到現在還在疑惑,為什么我完顏匡派出去的手下還要回襄陽復命
是,曹王一定會疑惑的。他們立刻回來復命,第一時間就可以讓旁人斷定我與這件事有關系、做事情太笨不懂得抹除痕跡,以至于對世人留下“完顏匡對手下知情、與這件事逃不開關系”的印象。但第二刻,曹王會蹊蹺,完顏匡那么聰明的人,怎會留痕復命會不會恰恰說明,完顏匡是無辜的,與這件事沒關系這也是完顏匡一早就想好的在圣上面前辯解的托詞我如果和這件事有關系,那我絕對不會讓他們回來。
那么,到底有沒有關系
陣前那些論調,其實他并沒有操控,但他允許那幾個潞王的人存在,畢竟潞王很早以前就在對他旁敲側擊要合作。
比起曹王、郢王、小豫王來,潞王還真是內心毒辣臉上卻看不出任何城府,他如果沒來找完顏匡,完顏匡完全想不到他會是這樣的人。可能是眼看完顏每個兒子都活不過三歲,這位潞王的心早就已經發癢,在朝中儼然暗結朋黨多年,厲害的是,他和不少朋黨竟都沒有明面上的交往甚好,甚好,完顏永德你怎么不建個控弦莊。
如果要完顏匡給潞王一個評價,那就是“深諳政斗,但欠火候”,暗著是正確的,可惜亮得太急了,亮出來之后什么作用都沒有,白瞎了先前暗了那么久。
完顏匡雖不在現場,卻通過死忠身臨其境刺殺郢王的第一波刺客,被常牽念、黃明哲打敗后作鳥獸散,那些人就是由潞王主使的,戰力低下到連常牽念給郢王設的最外層防線都打不穿,若非卿旭瑭剛好路過,只怕還會被常牽念逮個正著。
想一石三鳥,計策固然好,卻不切實際。郢王的常牽念、豫王的段亦心、曹王的戰狼,都是天下間數一數二的武功高手,潞王沒有一個實力等同的二把手那他就沒那個能耐當然了,潞王可能希望他完顏匡來做只不過完顏匡老謀深算不置可否。
好在第二波刺客又來行刺,才幫著潞王把常牽念和卿旭瑭引回去,宵小們逃過一劫,本來借著這巧合已經把破綻掩蓋,陣前他們只要沉默地當不存在就好,誰想,他們竟因為段亦心認戰狼為父而蠢笨地以為時機已到、暴露心機欲速則不達憑戰狼那般本事,必定當場就開始對他們挖底細,這下可好,隔山打牛卻打草驚蛇,厚積薄發卻搬石砸腳。
太蠢。那兩個人當過什么官是抹不掉的,完顏匡嘆息,潞王他就不能多添些干擾項嗎
“既然你為我拒絕了潞王,那又為何陣前放棄了小豫王”完顏匡記得,小豫王來投奔自己的那天,正是面前這個死忠對自己說,“元帥務必早做打算,在功與曹王匹敵的情況下,手里捏一個名的傀儡。”“邊走邊看,控制不住,便換。”
背后相托久矣,他在襄陽戰場分身乏術,這死忠便是他在秦州的分身,會站在他的立場為他做最有利的計算。
“因為,第二撥刺客,背后的主使有很大可能是圣上”這死忠三緘其口,信上也沒寫,不敢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