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半月,為斥離金軍土山而宋軍大小火攻不斷,鄂北一帶始終被煙熏霧染,置身其間,只覺天柱與地勢似倒轉、北斗與南溟如置換,土山內金軍叫苦不迭,士氣大跌,土山外宋軍卻是越打越順,戰志高昂。
“我方收兵之時,可不局限于鳴金,或舉火,或鳴梆子,要使完顏匡不能猜度。”這場出動了近三十萬金軍和一萬多宋軍的襄陽決戰,終究以宋軍大勝而落幕。陳軍師不窮也思變,掃尾時戰法無窮,常打得金軍潰走,而宋軍整陣而歸、并無傷損。
危局初定,徐轅才知,身在秦州的林阡既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也是被戰狼設置了重重阻礙,一直難以突破西線和中線的壁壘。
不過,戰狼也一樣束手無策,吳曦部將祿禧在越風和沈延的攔截下,遲遲來不了襄陽和完顏匡會師
若說邊關膠著,但若把視線移到北邊,形勢就一目了然地一邊倒抗金聯盟幾乎沒受到北伐的牽累,隴右、環慶、河東、山東義軍發展皆已到達巔峰;而邊關南北,云霧山排名、九分天下等幾乎齊集,陣容空前,后勁遠高過曹王府;就主公個人而言,武功狀態也達到前所未有的全盛期“十年來,種種外力都已被主公破除,可喜可賀。”上回聽說主公打敗完顏永璉,徐轅就想對林阡說了,可惜后來襄陽保衛戰打得太險,沒機會賀喜。
說是說林阡現在還不能突破戰狼、一掃西線中線亂局,但他數遍天下其實也只剩戰狼一個對手。戰將而已,有何可怕徐轅心中有數近來一直在我后方的華一方,可以作為高手去主公身邊應援了。
將華一方調上前線,同時也是對華冰虹的施壓。
直到金軍不再里三層外三層包圍襄陽,身為“朱雀”的華冰虹都不曾發現鹿角騙局,海上升明月卻早就恢復了原有的交流模式。一方面徐轅已經將處理華冰虹提上日程,一方面,也想盡早打完襄陽之戰,所以必須問落遠空,中線宋軍的援軍在哪里“西線中線仍算平手,那東線呢,戰勢如何了”
“金軍大部分已撤,但淮南百廢待興。”“真剛”負責東線與中線的聯絡,并且他因為轉魄的職位調動,代轉魄接管了東線情報網。
追溯回一月末二月初,宋廷最多的聲音便是
“啟奏圣上,當務之急,需協助淮民重建家園,并提防仆散揆和紇石烈執中死灰復燃;有余力時,再抽調兵馬,增援襄陽等地;保障東線、中線后,方可入蜀平叛。”
“那吳曦逆賊,就放任不管”趙擴大為光火。
“臣有一策。”韓胄說起幕僚們討論后的建議,“吳曦雖控制四川卻不得人心,就算目前歸屬他的也可能只是權宜皇上,不妨策動其偽政權內部反叛投誠。”
“哦愛卿且說下去。”趙擴這才氣消了些。
“吳曦的四伯兩年前被征調出川,深受皇恩,感恩戴德。皇上可將其命以雜學士知鄂州,多賜告身、金錢,使詔諭諸軍,為入蜀計。并將先前在興州任職過的官員全部啟用,派到鄂州去,既策應襄陽,又可招撫川陜舊部。”韓胄當然也提到了彭副都統,“諸如彭輅,若確定只是被騙而放棄萬州,便可重新擔任原職,招撫其金州舊部。”
“甚好。朕記得,吳曦在川蜀有一對頭,名叫楊輔,總彈劾他。現今這楊輔應該還在成都。”趙擴微吟片刻,也有了見解,“即刻任命他為四川制置使,授予他隨宜處置吳曦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