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完顏匡麾下前鋒都統、左翼提控和右翼都統等人的爭權奪利,幾個月來“驚鯢”不止一次稟告過徐轅而林阡也曾在兵書寶劍峽目睹,當時眾人只慶幸這金軍高層的狗茍蠅營、對襄陽宋軍的防守有百利無一害,自然沒想過那背后原還涉及幾個金國王爺的政變陰謀;
日前,會寧縣香林山上那個不知是衛王還是夔王的幕后元兇圖窮匕見,“轉魄”從戰狼和完顏江山對戰的只言片語中意識到身為左翼提控的完顏江山,極有可能表面依從完顏匡實際卻是元兇的麾下完顏江山不顧金帝性命也要斬殺林陌的出格行為,疊加在先前徐轅和越風關于“完顏江山殺了柳大俠”的推測之上,令林阡頃刻就徹悟,原來柳五津的死不是私人恩怨引發、更同戰場廝殺無關,而是
柳五津湊巧那么倒霉地出現在了元兇想“趁早杜絕曹王與完顏匡合作、遂利用完顏江山嫁禍高手堂”的時間和地點
“柳大哥,竟那般不值地卷進了金朝的廟堂紛爭”任憑是誰,也完全沒想過命案會是這樣的真相
還是拜這場金朝內部的政治斗爭所賜,在完顏匡被趙淳放火燒山險些嗆出肺病的緊要關頭,那完顏江山居然假稱受傷、打著西去萬州的幌子北上會寧,從一開始就放過了金軍對襄陽的反擊機會;也正是完顏江山的居心叵測,帶動得完顏匡另外兩個左膀右臂愈發勾心斗角,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金軍對襄陽的攻克難度
連日來,完顏匡在襄陽城外所壘土山,持續遭到趙淳麾下們的摧枯拉朽,還沒等到完顏江山刑滿釋放回頭助他一臂之力,便已覺察出己方軍馬的大勢已去當時金軍的狀況,宋軍給林阡的信上是這樣形容的“煙焰不絕,悉為灰燼,金軍大沮,不復筑山。”
嘔心瀝血,苦思冥想,完顏匡總算有了新計“若將城東的古堤增高擴寬,是否可以借此攻擊城樓”
“完顏匡不修土山,從古堤另辟蹊徑。”驚鯢的情報甫一到達趙淳案邊,他便立即召集幕僚商議對策,集思廣益,最終決定派五十高手前往挖斷古堤、教完顏匡的計劃再次落空“絕險任務,先鋒非天驕、宗政、子滕、義斌莫屬,彭輅與我留守。”
落遠空的情報素來都與驚鯢相輔相成。但與驚鯢更注重細節的及時性不同,落遠空明顯更注重大局的全面性“金軍每犯襄陽,先鋒多被剿殺,長期積懼,皆因惜命而不敢先攻。然而完顏匡等人卻貪功而不恤兵士,驅兵接戰、變本加厲”
“好機會。”陳旭深諳離間分化之道,當即對趙淳建議,“金軍久攻不下,士卒疲憊,斗志漸消,此情此境將帥卻仍急功近利,則金軍上下之怨氣勢必加深。”
“陳軍師的意思是由我們策反敵軍”趙淳也精通兵法,聽時便眼前一亮。誰說只有金策反宋敵消我長,風水輪流轉,宋策反金有何不可
“趙公,交給我好了”趙萬年笑拍胸脯。去年冬天完顏匡書寫招安文字向襄陽宋軍散發時,趙萬年便曾撰勉諸司上幕協力與趙招撫守城一文,勉勵眾人力戰金軍,粉碎了完顏匡瓦解宋軍的奸計。那樣厲害的筆桿子,現在當然要來起草瓦解金軍的檄文。
說做就做,當晚,徐轅麾下百步穿楊軍便把趙萬年文告手板諭漢兒軍射入金營,陳說利害,招諭來降。暗夜迸射而去,爭如流星落墜,可謂給了本就人心惶惶的金軍致命一擊。
翌日,便有金軍謀克納合道僧以右翼副統印來降,道僧稱“欲降之人甚多”,并將萬山一帶的虛實對趙淳知無不言。趙淳分辨真假后,當即派徐轅等人水陸并進直上萬山連殺帶搶,一時間收押戰俘如滾雪,借此又策反到更多金軍兵將不戰來降那其中不乏高級軍官、核心謀士,把金軍船艦的數量質量、將帥的慣用戰法等各方面情況都對趙淳言無不盡
“道僧降宋”“萬戶降宋”剛在萬山吃過敗仗的金軍意識到情況不妙,還沒來得及站穩腳,便主動將營帳焚燒、接二連三往江北渡逃
完顏匡雖知自己處于劣勢,也沒想到麾下們竟這般著急打退堂鼓,什么難以調控完全不受調控“罪魁禍首便是汝子道僧”完顏匡盛怒之下,險些將自己的親信廣威將軍斬首,因為他正是道僧的父親“元帥饒命,末將教子無方,可是罪不至死啊末將驅他攻城,奈何他卻怯戰、反勸末將退兵,末將氣不過說出句殺他之語,本是想激勵他決一死戰,誰料他竟攜印降宋,荒唐,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