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全場約莫數百人,齊齊臉色大變,有驚喜,有震撼“吳曦他”“死了”
“吳曦已死”“逆賊已除”不多時,李好義部將、塑影門陳氏一眾先鋒,簇擁著李好義和李貴把吳曦的人頭帶了出來。
“天恩浩蕩,皇上萬歲”環伺宋軍無論真心假意,見此情景都山呼萬歲。
“我等先撤。”孤夫人內力拼不過吟兒,雖然見吟兒也滿頭大汗筋疲力盡,可真沒想到自己負責保護的吳曦竟然這么簡單就被殺死,心亂如麻,唯能先撤。
“盟主”“主母。”眾人本也無心去追,看吟兒不支,急忙上前來,卻看她雖然疲累卻一笑粲然“我們贏了,一擊即中。”
說起來可能誰都不相信,尤其宋廷,本還沉浸在策反吳曦集團中上層不利的苦悶中,誰想到吳曦竟被這么一群下層軍官里應外合地成功誅殺原本穩扎穩打都不一定辦妥的事,因為燃眉之急他們劍走偏鋒而一次成功吳曦小人雖只是金宋棋盤夾縫生存,但誅殺他以后必然對全局起到反作用。
大亂既定,吳曦在蜀王宮內的親屬和死黨都被當場擊斃,李好義和楊巨源等人依計行事,派人馳赴丞相長史安丙府上稟報情況。
安丙來到后,立即以四川宣撫使的身份向城中民眾宣讀假詔書,一面派人持吳曦首級撫定城中軍民,一面派人逮捕吳曦幸存的幾個親信,抓到后便責令當場處死;水洛之戰的罪魁禍首吳端從后閣被搜出,同樣也被處以極刑;諸如徐景望、祿禧等吳曦心腹,原先在各州郡為吳曦鎮守,也被下令分別逮捕后誅殺。隨之,萬州之危緩解,襄陽愈發安穩。
那幾日是川蜀撥亂反正的重要關頭,吟兒雖退居二線,卻沒有立即就撤,既要防止還有余力的孤夫人殺個回馬槍,也必須支持著前線的風鳴澗把封寒徹底趕出川蜀,還給老百姓一個真正的太平天下。
“對了”清點戰局時,吟兒望著吳曦諸逆的名冊上、一個個被劃掉的姓名,忽然視線停在“王喜”身上,問李好義,“他,怎么不殺”
“唉,他雖可惡,但那晚誅殺吳曦,他戴罪立功,所以”李好義忽然意識到,伏羌城一戰,王喜出賣宋恒,是吟兒的不得不殺。
“怎么戴罪立功了”吟兒問時,想到那晚王喜是吳曦蜀王宮的掎角之勢,所以她派薛九齡等誅吳義士去牽制住王喜。
“那晚我們沖入蜀王宮的同一時間、外面薛九齡和王喜兵戎相見,安丙說,他可以說服王喜不動,不費薛九齡一兵一卒。”李好義如實稟報,“王喜此人見利忘義,目光短淺,安丙與他會面,說會替他向朝廷請功,他果然就被利益說動,當真不曾從外圍殺來救吳曦。”
“撇開立場不看,王喜這種行為,甚至還不如忠于吳曦的姚淮源、郭澄、祿禧等等。”陳靜邊給西海龍喂湯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