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如完顏瞻所愿,節奏從一開始就被他掌控住了,那是因為,“先勝而后求戰”
鳳州之戰以后他一直在秦州養傷,賦閑期間沒少研究駐守此地的孫寄嘯之戰法,一戰一戰抽絲剝繭地仔細探尋,勝是怎么勝,敗是如何敗;思忖要抓緊怎樣的時間差才能破壞祁連山人的集結合陣;算準至少需多少次的交錯式調虎離山才能拉大這樣的時間差
功夫不負有心人,計算終于成了真。從傍晚到入夜宋軍始終被女真騎兵牽制著來回奔跑不休,而從孫寄嘯夫婦對此地引起重視到他倆也開始疲于奔命同樣沒過多久
“孫寄嘯必來策應,我能將他打敗。”自信源于準備充足。
主帥謀略一流還身先士卒,這一戰我方焉能不勝金軍把憋屈了許久的氣全撒在了這一戰里,越打越是賣力,拼死沖鋒陷陣;反觀宋軍,手忙腳亂,落花流水,愈發焦頭爛額、難以針對破局
“但長此以往,孫寄嘯怎可能一直挨打他雖年輕氣盛卻早早獨當一面,不介意承認失敗、及時作應變和調動。”決定采納完顏瞻建議前,林陌還有一絲疑問來自孫寄嘯。那個人他雖交手不多卻略有耳聞,是洪瀚抒為了打天下一手栽培起來的,雖然性格桀驁,可當洪瀚抒出走西夏,那少年深知祁連山孤掌難鳴、竟不計前嫌主動去找林阡談合作。可想而知,孫寄嘯意識到自己的缺點被人洞穿后,并不會自以為是地死戰到底。
“隴城此地,是最適合我軍直穿宋軍防線抵達北天水的。可惜確實如駙馬所說,孫寄嘯是塊難啃的骨頭,他必定臨場以青云純陽劍逆勢,以此掙得距離最近的南宋騎兵調動。我方吃不下。所以,打敗他夫婦只是過程,打亂他們的節奏才是目的要的就是他下一步的應變和調動”完顏瞻點頭,攜策于心因此雙目火熱。
負責駐守要隘的祁連山部,本身不是沒有配置騎兵這一兵種,只不過聯動時的缺點已經全部被完顏瞻研究透徹,所以才會在此戰速度落后、形同虛設;而數遍天下最懂門道、最能與步兵弩兵搭配、對這些女真騎兵迎頭趕上并對癥下藥的,永遠是南宋尤其來自川蜀的官軍
“那我軍,不是只能得意一陣就敗了”完顏綱看向地圖上最鄰近的南宋騎兵,無獨有偶,此戰宋軍的安排堪稱有備無患能夠對孫寄嘯最快伸出援手的川軍正是李好義所領。完顏綱不好說李好義大軍一定能追上自家的速度和強度,可人家畢竟養精蓄銳多時,又受到林阡的高度認可、意氣風發,怎么也會厚積薄發打得己方損兵折將啊“合達,你糊涂了要他應變和調動做什么,找打嗎”
“孫寄嘯會因為援軍脫險,我這一路也會敗退,但是他應變雖對,卻注定會調動錯人。”完顏瞻搖頭說,“那個時候,還希望大人您能夠卷甲銜枚,極速去偷襲林阡的空虛軍壘,繼而為術虎大人再下一城。”
林陌眼前一亮亮點原來在這里。
完顏綱一愕“合達,你,你是說,孫寄嘯會舍近求遠,不調最近也最合適的李好義,反而危難關頭先繞過李好義去求林阡相援”
“是了。別忘了咱們現在腳下的據點,就是日前南宋官軍不戰而逃送的。”林陌笑而點頭,“孫寄嘯對川軍,未必信得過。”
“不僅是信不過”那時的完顏瞻,和此刻一樣勝券在握得到海上升明月及時傳書后、二話不說立刻救助孫寄嘯的千軍萬馬,只有一種可能性是林阡及其麾下盟軍;即使李好義看見烽火自發來援,也一定會被孫寄嘯拒之門外。一定
如果說前面只是隴城的缺陷、祁連山人的弱點,那么,這一點,是專屬于孫寄嘯的破綻
綜上,完顏瞻最先提出了對秦州東北角強攻的上策,卻因為孫寄嘯的固有強度而很難實現;因此完顏瞻再給了對秦州東部避實擊虛的中策,利用孫寄嘯的錯誤求救把林阡的兵馬和注意力調走,從而予以完顏綱出其不意攻襲軍壘的七成以上勝算;“下策我來補充。”林陌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