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來,打發暫時最沒用而且資歷最淺的花無涯去外圍擾亂視線,與此同時暗中監視此人行為有無異常
木華黎對阿宓和莫非的排查原本還在下一步,因為潛意識里更為信任他倆。誰知阿宓比誰都精,決策會議還沒開到正題,她突然私下找他,說莫非一定是宋諜,不如假意宣布向左、實際卻向右,看看林匪到底向左向右。
如果林阡信了假消息,篤定全軍向左,那莫非八成是宋諜,另外兩成就看他過程中會不會情急改發新情報。
“好計,如果莫非是宋諜,對林阡和莫非實在一箭雙雕。”木華黎想,“如果他不是,這也算對莫非和阿宓的同時試煉。”
這種試煉,主要還是印象分的一高一低。因為木華黎很清醒,就算林阡選向左,也不一定是莫非報信,因為世人皆知蒙古軍最想選左。莫非如果情急亂發新情報,才是“八成”的轉魄。
木華黎對“團結”朝令夕改,私下采納了阿宓的建議聲西擊東,確實令莫非始料未及。盟軍受到錯誤情報的影響,差點就和這群敵人南轅北轍。
好在,辜聽弦在請示林阡時多說了句“咱們怕是陷在了祁連山最大寶藏的樹枝迷宮里。”
如何判斷敵人方位林阡殫精竭慮,原還焦頭爛額,忽然心念一動“向右,東南”
“什么”辜聽弦、孫寄嘯聞言都一怔。
“不是要北上。他們的目的,不是為會師。”林阡斬釘截鐵。
什么都是虛的,重點要看目的,也就是看,蒙古軍最需要的是什么
“蒙古軍,不是會師最要緊嗎”剛從會寧奔赴的辜聽弦,和在西涼駐防已久的孫寄嘯,同等程度地知道,自打在鎮戎州顯露敗象開始,木華黎就一直致力于和鐵木真會師。會師二字,談何容易追殲他們的盟軍,從會寧、到西涼、西寧、宣化重點任務就是阻遏他們會師。
盟軍也就難免陷入了“阻遏會師”的思維定勢。其實,蒙古軍還有第二個要緊的關鍵詞,“糧草”。“從西涼之戰開始,糧草和會師,他們一直是兩個都缺。但從確定鐵木真從蒙古國調運增援起,輕重緩急發生了傾斜,糧草問題已經不甚困擾他們,所以,整場大月氏之戰,我們的判斷都是他們亟待會師”孫寄嘯面露蹊蹺。
“刻舟求劍了。當前,蒙古軍在主戰場贏定,形勢乍變,鐵木真對高手和謀士的需求不再大,輕重緩急便再次發生了傾斜。”林阡搖頭,說,“鐵木真是糧草先行,高手次之,兵馬在后。五十萬人不比十五萬人好養,糧草問題遲早又要浮出水面。鐵木真是個洞燭先機之人,他在主力到場前可能就意識到了這一關鍵接下來他最缺的不是會師的精兵強將,而是他最想要的糧草財物和礦藏。”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清楚民眾不會主動給他。”辜聽弦義憤填膺,“既然缺,只能搶。”
“向右,雖離主戰場較遠,但通往的白馬強鎮軍司,是個相對富庶之地。木華黎可以擄掠。”孫寄嘯眼前一亮,立馬隨林阡跳出條框。
“難怪我一說最大寶藏,師父就頓悟了。”辜聽弦也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