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中防御和進攻方都對預設靶標進行攻擊,通過數據判定決定戰術戰役演習的成果,分析演訓數據。
當然,趙世勛目前絕對不可能進行這樣的演習,為此他決定對演練方式進行大規模簡化。防御方直接就地構筑陣地,而進攻方則在進攻時射擊兩次簡易標靶,然后直接沖鋒白刃戰。通過一些簡易的戰斗設定,判定進攻和防御方取得的戰果。以此達到在接近實戰環境下鍛煉部隊的目的。
隊伍行進了兩里地后,眼尖的大柱子第一個發現了四百米外山坡上的伏擊陣地。
“砰砰砰”
突兀的,山谷里響起了連續三聲盒子炮槍聲。這是趙世勛設定的一個信號,意思是防御方已經發現進攻分隊。再往前就開始進入演習判定范圍。
“全體臥倒”
隨著大柱子一聲怒吼,整個進攻小隊全體臥倒,就地開始隱蔽。
瞅了瞅身邊的環境,大柱子沖身后的機槍手大吼道
“機槍手前出到右側的山腰突起的地方占據有利位置,等待后續命令”
聽到大柱子的吼聲,六個機槍兵迅速移動起來,很快在前鋒右側的一處土坎上布置了機槍陣地。
山谷左側的山頂上,趙世勛舉著望眼鏡一刻不停的觀察著山下的戰斗,老不死的則坐在一塊石頭上啪嗒啪嗒的享受著自己新買的旱煙。
“恩,大柱子不愧是老機槍兵出身,這麼快就準確找到了最佳的機槍陣地位置。”
“那是,怎么說者這小子也是打了四五年仗的老兵了。龜兒子的這點門道再要你提醒,那就別吃這碗飯了。”
美美的吐出一個煙圈,老不死的將破軍帽的帽沿盡量拉低一些,不爽的瞅了一眼火辣的日頭。
因為目前自己的隊伍唯一的重火力就是輕機槍,因此趙世勛對機槍和步兵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視。
對于機槍運用的培訓,趙世勛專門將全體民兵集合在一起,連續三天給大家講解了輕重機槍在戰斗中的使用方式。
以前,在很多民兵心中,機槍掩護就是一幫子步兵沖出戰壕,一窩蜂似的沖向敵人,而身后的機槍則突突不停地掃射,壓制遠處的敵人。
但是這樣一來就會造成一個嚴重問題,機槍火力很容易殺傷到沖鋒的友軍。民兵們也清楚這個問題,但卻不知道怎么解決。
鑒于這個疑問,趙世勛告訴大家,其實這個問題根本沒有必要擔心,因為專業的機槍兵打仗不會這么虎,都是講究戰略戰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