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佩戴日本鋼盔,周宇明確表示支持。在八路軍總部機關工作過的周宇很清楚,八路軍很早就開始使用繳獲的日本鋼盔,在一些精銳部隊中,大部分突擊隊員和機槍手都會配備日本30式鋼盔來提高機槍手的存活率。
雖然國軍中大范圍裝備的是德制鋼盔,但是趙世勛確更欣賞日本的30式。在他看來,日本鋼盔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亞洲人的頭型和歐洲人的區別,因此佩戴時沒有德制鋼盔那種松垮的感覺。
繳獲這批鋼盔后,趙世勛讓黑娃老不死的找幾個人利用休息時間,將鋼盔上討厭的日本黃星星用銼刀搓掉,然后在外面涂上一點泥巴來遮蔽反光。
“恩,你去告訴老不死的,讓所有人都必須戴一頂,誰要是嫌命長不戴,讓他直接來找我”
對于佩戴繳獲的日本鋼盔,有些民兵還是有抵觸情緒。有的認為那是怕死人才戴的,有的則認為戴上像鬼子而拒絕。
對于這些亂七八糟的言論,趙世勛選擇一概無視粗暴對待。
他放出狠話,誰要是不服不戴,他立刻就讓他嘗嘗腦瓜皮飛子彈的感覺讓他知道什么叫與死亡擦身而過的感覺。
短暫的休息后,隊伍再次啟程。臨走前,趙世勛釋放了那個幾乎瞎癱的便衣隊漢子。那個漢子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沒成想趙世勛他們居然會放了自己,感激涕零之下,接連磕了十幾個響頭才揚長而去。
放了俘虜之后,周宇帶著大家在山里翻山越嶺走了半日,終于在天黑后沒多久來到了一個名叫千斤溝的山村。
由于天色太晚,為了不驚動熟睡的村民,趙世勛決定帶著隊伍留在了村外的樹林里,只派了幾個戰士扶著傷員跟周宇進了小村子。這一代暫時還不是根據地,因此敵情民情都很復雜,進村的人越少,對堡壘戶的安危就越有利。
進村前,老不死的叫住了周宇,從隨身的破皮包里找出八個銀元遞給他,讓他設法從村里給大伙買點糧食出來。連續作戰行軍,大家伙的體力消耗很大,隨身攜帶的糧食早就吃的見底了。自己這邊幾十張嘴,光靠堡壘戶家里的余糧那夠吃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跟村民們買一點糧食。
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隨著東方的魚肚白越發耀眼,一輪紅日脫離了地平線的限制,執著的再次爬上遠方的山頭。
翠綠蒼涼的山巒被陽光照的愈發耀眼,讓碧空如洗的天空越發的湛藍。被溫暖的太陽喚醒的山花,開的漫山遍野,搖曳在盛夏的微風中。
清晨,踏著草地上晶瑩的露水,周宇帶著三個民兵背著三小袋糧食從寂靜的小山村中走出,吭哧吭哧的趕回了村外的樹林里。
看到周宇他們背著糧食回來,早早就站在山上等待的老不死的臉上頓時樂開了花。對于已經習慣于管理司務的老不死的來說,如何讓大伙吃飽肚子才是他最關心的頭等大事。
將糧食放到地上,周宇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水,一邊將背上的一個架子放下,一邊開心的喊道
“老吳老吳你看我給你搞到了什么”
老不死的正蹲在地上解開一個口袋,手里抓著一把黃燦燦的小米咧嘴直笑,聞聲抬起頭來一看,渾濁的雙眼立刻瞪的滴流圓。
“哎呀,龜兒子的是鍋這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