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還湊合吧,咱扛了半輩子大栓了,這點區別還是感覺的出來的。”
漏出了一嘴大黃牙,老不死的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膝蓋。
“哦對了,差點忘了。早上周指導員送來了一身大號軍裝讓你換上,我給你拿去。昨天他看你的沒穿軍裝,就問了咋回事,我說發的軍裝太小了,你穿著不舒服就沒穿。”
不一會,老不死的端過來一身灰布軍裝,遞到了趙世勛的手里。
看著手中的軍裝,趙世勛心中微微一暖,站起來就走進了屋里。
“趙連長趙連長。”
剛換好衣服走出屋子,趙世勛正好看到一名年輕的八路軍戰士快步跑了過來,一路還不斷的呼喊著。
“我在這有什么事嗎”
看到趙世勛,年輕的八路軍戰士連忙跑了過來,啪的一下立正敬禮說道
“趙連長,團長讓我通知您立刻去會議室開會。”
“哦,不是還有半個多小時會議才開始嗎”
“團長說會議提前了,讓您務必趕快過去。”
“好,我這就過去。”
石盤溝不大,是中條山山脈里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因為村子東北面的山頭形如磨盤而得名。由于村子周邊可用的耕地不多,因此石盤村里只有不到百戶人家。先鋒團到達這里后,鄉親們騰出了十幾個院子給戰士們居住,先鋒團又自己沿著營地搭建了幾排營房后,這不足七百名八路軍戰士總算是有了落腳之處。
村子不大,先鋒團的營區就占據了三分之一的面積。走出院子沒多遠,拐過一個小巷就是團部所在的院子。團部位于石盤村的外圍,旁邊緊挨著一營的營房,此時一營的士兵們正在副營長徐東升的帶領下在團部院子外進行格斗訓練。
徐東升以前是一個政工干部,軍事經驗并不多。先鋒團遭遇重大損失后,本著矬子里拔大個的目的,他被從政工干事直接提升為副營長,配合營長抓新兵的訓練。
由于八路軍彈藥一直匱乏,因此非常重視近距離刺殺格斗訓練。但是由于中國冶金工業的落后,導致一直無法量產合格的刺刀。而對于裝備基本靠繳獲的八路軍來說,一把合格的刺刀就更成了奢侈之物了。先鋒團出發時有步槍近千支,但是合格能用的刺刀僅僅只有不到四百五十把對于那些沒有合格刺刀使用的八路軍戰士來說,只能人手配一把大刀來解決近戰的問題。
抗戰時期,中國大刀沒有統一制式,但以29軍的無極刀和西北軍所用的晉造制式大刀最有代表性,兩種大刀長度基本相同,刀身長約66厘米,刀把較長,一般為30厘米左右,雙手持握,總長在95厘米左右,不會超過1米,勢大力沉,利于劈砍。而日軍的三八式步槍,裝上刺刀以后,全長將近1米7,威脅范圍遠大于長不足一米的大刀。抗戰用大刀拼刺刀好像是弱了點
為了彌補大刀在對陣刺刀時的不足,國軍中刀法最嫻熟的西北軍為對付日軍,特別創了一套破鋒刀法。
“破鋒刀歌”是馬鳳圖寫于西北軍中的刀法歌訣,“破鋒八刀”歌訣全歌共八句,一句一刀“迎面大劈破鋒刀,掉手橫揮使攔腰。順風勢成掃秋葉,橫掃千鈞敵難逃。跨步挑撩似雷奔,連環提柳下斜削。左右防護憑快取,移步換型突刺刀。
這八句看似難懂,其實也非常簡單,全都是從武術中抽取的最利于實戰的幾招組成,非常適合沒有武術基礎的普通士兵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