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義自從離開了周府之后,心里就一直憋著一股火,他一直想要混出個樣子給周家人看看,好讓他們不敢再輕看不上自己。
離開警備隊這段時間以來,李弘義一直想拉起來一支隊伍。在他眼里,深處亂世只有手里有槍有人才能混得開。而想要有槍有人,前提就是得有錢
離開了警備隊后,李弘義加入了縣保安團,掛了一個職位后開始琢磨掙錢路子。
三十多天前,李弘義發現戰亂地區物資匱乏,物價飛漲。很多東西一旦從別的地方運來,立刻價格暴漲。有鑒于此,他便開始做起了走私的買賣。
走私這一行并不是李弘義獨創,自從抗戰爆發后,不管是敵占區還是國統區,甚至是八路的根據地,都面臨嚴重的物資匱乏問題。戰爭斷絕了正常的物資流通和貿易路線,讓人們不能互通有無。
日本人為了征服中國,在海上封鎖中國的同時,也開始努力斷絕國統區和根據地以及淪陷區之間物資供應。同時,國民黨為了收集抗日物資和焦土抗戰的選擇,也斷絕了物資向敵占區流通的路線。
而日本人為了掠奪占領區的物資,在戰線陷入膠著后便開始朝淪陷區傾銷日本貨,煙土等消耗品,掠奪中國的糧食,礦產以及金銀硬通貨。
為了進一步打擊國統區的經濟能力,日本人從抗戰中期開始,人為的朝國統區大量走私煙土以及日本工業品。從國統區偷運糧食和礦產等戰備物資。借此削弱國民黨的抗戰能力。
面對戰亂以及物質上的封鎖和匱乏,隨之誕生的除了大量的政府走私行為外,就是更大量的民間走私行為。
不管戰爭的結果怎么樣,老百姓始終得活下去。為了活下去,老百姓就需要最基本的物質基礎,這樣就有了市場,也就隨之有了民間走私行為。
這些民間走私,大多是當地的一些地頭蛇勢力把持。他們通過關系賄賂皇協軍和國民黨軍隊,在淪陷區和國統區之間開辟通道走私各種物資,甚至是戰備物資和軍火
對他們來說,戰爭即是地獄,也是難得的發財機會。
因此只要價錢合適,他們什么都敢運,什么都敢賣
而李弘義最近所做的,就是這種買賣。從一個地下賭場借了一筆高利貸作為本錢后,李弘義便開始做起了走私的營生。李弘義離開警備隊后,通過以前的一些舊關系,勾搭上了一些買家賣家。
這不,最近李弘義從偽軍哪里搞了一批煤油和煙土,然后倒手賣到了黃河南面,狠狠的賺了一筆。
見到確實掙了錢,李弘義的膽子也隨之肥了起來,又往南面走私了一批東北的藥材后,李弘義聯系上一個北方的買主。對方的要求很特殊,要上好的日本煙土六十箱以及一些只有南面才產的酒和名貴藥材。
煙土倒是小意思,但是這些南方特產的名貴藥材和燒酒就比較費勁了。戰爭時期,藥材都是限制經營流動的物品,管制非常嚴格。
而這燒酒更則更為費勁,為啥戰爭中最缺什么物資那就是糧食
戰亂導致的糧食減產,田地拋荒,對于耗費大量糧食的釀酒行業簡直就是致命的打擊。為了保證糧食供應,政府甚至下令禁止民間辦廠釀酒,違著嚴懲不貸。這項法令一出,工廠釀酒是不多了,但是民間偷摸釀酒的行為反而屢見不鮮,跨境走私更是成風,可見民間的酒是有多稀缺了。
不過由于對方給的價錢很合適,而且預先支付了一部分定金,李弘義細思之后還是咬牙把這單生意接了下來。
整整耗了一周多的功夫后,李弘義的下家還真就給自己配齊了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