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對山谷的位置,他除了留下幾個警戒哨外,其他人都被他轉移到了山坡的西側。
不過,由于匣子溝一代的山體上多石頭,因此工事修筑的難度遠比一般的山坡要大得多。
在忙碌了足足半天的時間后,喜子他們也只是在山頂挖出了一道斷斷續續只有半米深的戰壕。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山體上隨處可見的石頭形成了許多天然的掩體,使得戰士們可以從容應對山下的來敵。
“大家趴好了把身子盡量壓低”
隨著日軍的炮擊,被爆炸掀起的碎石四處飛舞,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匕首一樣。
見狀,喜子只得大聲提醒兄弟們不要著急探出身子,防止被四處橫飛的碎石波及到。
漸漸的,隨著日軍逐漸逼近山頂,鬼子的炮擊也不得不停了下來。
顯然,漫天亂飛的碎石不僅壓制了山頭的獨立團士兵,同樣也給仰攻的日軍士兵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而隨著鬼子的炮擊結束,喜子這邊也抓住機會果斷開火。
一時間,密集的槍聲開始在匣子溝兩邊的山坡上回蕩。
近距離再次發生交火后,日軍很快就發現他們低估了攻擊的難度。
由于地形太過崎嶇,使得進攻的日軍往往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在地形復雜的山坡上。
這樣一來,為了顧及腳下不至于摔下山,鬼子進攻速度就不得不放的很慢。
最主要的是,面對居高臨下防守的八路,進攻的鬼子往往是整個人都暴露在植被稀少的山坡上,從而成為了一個個動作緩慢且明顯的靶子。
這種情況下,日軍的傷亡幾乎是呈直線上升,越來越大。
不得已之下,日軍只得一刻不停的用擲彈筒朝山頭射擊,企圖壓制八路的火力。
糾纏十幾分鐘后,就在鬼子兵咬牙好不容易摸到距離山頂只有五六十米的距離時,一陣從天而降的密集的手榴彈立刻讓日軍再次吃了一個更大的虧。
在這個距離上,他們手里威力巨大的手雷根本就扔不上去,只能干挨炸
最終,在付出了三十多人的傷亡后,匣子溝南側的日軍最先被打了下去。
同樣,在南側日軍攻擊失利的同時,攻擊北坡的日軍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這邊的地形相對于南坡更為開闊一些,便于日軍展開更多的兵力。
不過,在這里的日軍卻遇到了比南坡更為猛烈的火力阻擊。原來,喜子鑒于北坡的地形沒有自己這里復雜,所以直接將絕大部分的民兵都安排到了那里,足足八十多人。
在加上石頭帶領的五十多名二連士兵,北坡的總防守兵力就達到了百人以上,以至于可以梯次布置陣地。
因此,擔任進攻的一個小隊日軍在付出過半傷亡后,也不得不放棄了倉促的進攻。
半個小時不到,隨著兩邊的進攻接連失敗,大隊長原田的怒火徹底爆發了。
此時,原田的憤怒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部隊攻擊接連失利,還因為后續趕來的戰車分隊再次接收到了上級發來的電報。
這一次,大久保利幾乎是給原田下了死命令。
大久保利告訴他,三十六師團的楠木所部遭到了八路軍主力的伏擊,正在杏河南岸與敵軍發生激戰。而如果原田不能在敵人逃離前帶兵與楠木所部匯合,將會被師團參謀部直接送上軍事法庭
面對如此嚴厲的斥責,原田也是發了狠。
他不僅再次組織了對匣子溝官道兩側山坡的進攻,還讓戰車分隊掩護一個班的工兵直接沖入匣子溝,準備用攜帶炸藥將墜落的幾塊巨石直接爆破掉,為后續的少量摩托化部隊迅速打通道路。
原田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已經確定阻擊的敵人只是八路的小股部隊,那就索性先派一個中隊左右的士兵乘坐僅有的幾輛卡車出發,跟隨戰車分隊前出到吳家溝,與那里的楠木所部盡快匯合。
至于剩下的敵人,他可以帶人慢慢的吃掉他們。
很快,在用炮火掩護兩支部隊繼續對匣子溝制高點的八路發起牽制性的攻擊后,一輛九一式裝甲車也搭在著幾名工兵,在后方兩輛九五中戰和幾十名日偽軍的掩護下,徑直開進了匣子溝內部。
未完待續,感謝書友們的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