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婆子手上忙碌,嘴上還要敷衍“烏嬤嬤這是哪里的話,我們自然記著您的好處呢,您是郎主乳母,這家里頭除了郎主和王妃,數您最大,我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和您叫板不是”說著搬起笸籮從她身旁經過,一面道,“嬤嬤快別站在這里了,人來人往的,沒的撞著您。我們還有活兒要干,沒法子陪您說話,您且去后廊上坐一會兒,等我們忙完了,再來聽您訓話,成不成”仿佛她是個上了年紀,腦子不怎么好使的老太婆,已經到了讓人哄著,才能安生一會兒的地步。
烏嬤嬤氣得臉色發青,一直陪同在左右的夏婆子只好出言安慰她“您老何必和她們一般見識,都是些拿錢辦事的人,為著保住飯碗,自然向王妃那頭倒戈。畢竟現在掌家的是王妃,腰桿子挺不直的人,有奶就是娘,您老又不是不知道。”
所以是大勢已去,自己不中用了嗎烏嬤嬤的滿腔憤懣終于泄了一半,無奈地說“還是因為郎主向著王妃啊,那些人是屬狗的,鼻子最靈,嗅出一點風向來,就忙著給人做孫子去了。”
“可不是。”夏婆子攙著她,慢慢走回她自己的小院,邊走邊道,“不過郎主還是敬重嬤嬤的,畢竟嬤嬤奶大了他,要論撫養的時間,嬤嬤比隴右的王妃還要長呢,郎主心里能不明白嗎。只是眼下成了親,不似以前了,家家戶戶都是這樣。就算是嫡親的親娘,有了媳婦也得往后稍稍,嬤嬤看開些就好。”
烏嬤嬤瞥了夏婆子一眼,嘆息道“你生的都是女兒,倒不必經受這樣的苦,還是你福氣好。”
夏婆子一聽就笑起來,“哎喲”了聲道“嬤嬤這不是在打我的臉嗎,我這輩子最不足的就是沒生個兒子,嬤嬤倒來臊我女兒貼心是不假,可嫁了人,全上人家過日子去了,只剩下我們兩個老的,不知多冷清如今就盼著逢年過節,她們能帶著郎子回來瞧瞧我們,一家子能在一起吃上一頓團圓飯,我就很歡喜了。”
這么一說,烏嬤嬤想起了遠在隴右的至親,喃喃道“我也有個女兒,比郎主大了三個月,老王爺替世子選乳母,選上了我,我就拋下男人和孩子,進了王府。”
在隴右,武康王是天,不像上京應選乳母的都是貧苦人家,武康王府挑選乳母只在匈奴貴族中,即便門庭不那么顯赫,出身也必須高貴。那時候,誰不以喂養世子為榮,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了世子身上。后來世子被送入上京,武康王夫婦鄭重將世子托付給她,她又是如何懷著滿腔的虔誠,一步步伴著世子走到今日啊
可是現在呢,忽然感到迷惘起來,也許是自己太過看重那個奶兒子,拿他當自己親生的,在他娶妻之后還把他當孩子看待,終究是錯了。
“我那姑娘,今年也二十四了,前年出了閣,嫁給了震武軍最了不起的勇士,今年立春生了個兒子,我已經當上外祖母了。可惜這些年我從來沒有陪伴過至親骨肉一天,也不知他們現在過得好不好。”
夏婆子說“嬤嬤勞苦功高,隴右的王爺和王妃自然會關照你的后人。”
烏嬤嬤笑了笑,說也是,“我把一生都獻給了赫連氏,將來等郎主回到隴右,烏洛蘭氏還會繼續效忠郎主,一輩子為郎主膀臂。”說到這里,又想起她一直耿耿于懷的事來,不由站住腳,向前院方向張望。
夏婆子不解,問“嬤嬤瞧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