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憶秋家的房子是二十多平,以前一家四口勉強住下。自她大弟結婚以后因為隔出了個單間,鮑憶虎不想擠了就跟一個哥們再外合租了個單間。
也是因為家里住不下,鮑憶秋到推遲道臘月二十八抵家。她倒還好解決,跟母親擠一起了。
這一年賺錢了,鮑憶秋不僅給家人買了衣服,還買了糖果跟烤鴨等許多東西回家。
弟媳婦康春風看她帶這么多東西回來,眼睛都亮了。這大姑子可真有本事,還在念書不僅每個月給家里匯十塊錢,還買回來這么多東西。這康春風是個有心眼的,旁敲惻隱問她從哪賺這么多錢。
若是以前,鮑憶秋肯定毫不猶豫地和盤托出。可鮑憶周之前對她的態度,加上田韶與穆凝珍經常耳提面授,她也長了點心了:“我室友知道我家里困難,就給我介紹了一份工作。就是幫人翻譯資料,英語的,一個月二十塊錢。”
康春風一聽便道:“你這室友也太小氣了,幫她翻譯資料竟只給二十塊錢。”
鮑憶秋聽得很不舒服,不過還是好脾氣地說道:“不是幫她翻譯,是她將我介紹給了一個單位。也是我們關系好,不然也輪不到我。”
“這么說你室友很厲害了”
她對康春風的印象并不好,自不會將田韶的事說出來,省得刨根問甚至打什么歪主意。
鮑憶秋含糊道:“我室友也是農村的,不過腦子很靈,結交的朋友多人脈廣。”
康春風覺得自己這個大姑子太木訥了,一個農村出來沒見識的村姑的都比她強。不過康春風是個心眼多的,她覺得鮑憶秋沒說實話,至少沒有全部說實話,于是讓鮑母去問。
鮑憶秋以前覺得父親病逝,母親拉扯兄妹三個人不容易,所以什么都依著鮑母。但鮑母總跟她要錢絲毫不考慮她的處境心里也有了隔閡,也含糊應付著。
鮑母也敏銳地察覺到鮑憶秋的變化,她紅著眼眶說道:“憶秋,你是不是在
怨媽”
看她要哭的樣子,鮑憶秋頓覺頭疼:“媽,你這話從何說起”
鮑母哽咽道:“媽這兩天跟你說話,你都含含糊糊的,你這不是怨媽是什么憶秋,你爸去世的早,你兩個弟弟又還小,媽沒辦法只能倚重你。”
鮑憶秋沉默了下說道:“媽,爸去世得早我作為姐姐承擔起照顧弟弟是應該的。但是現在大弟已經結婚,二弟也有了工作了,我也該為自己打算了。”
她在鄉下那么多年,從十八歲妙齡少女扛到了二十五歲不嫁人,一是不想永遠留在農村,二也是因為家里負擔不想拖累別人。
以前沒覺得有什么,但在田韶的提醒下她發現自己的付出,在母親跟大弟的眼中好像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察覺到這點她很傷心,也越發覺得田韶說得對。該做的她都已經做了,以后得為自己打算了。
鮑母神色一頓,她沒想到女兒竟會說這話:“憶秋,憶周是結婚了,但小虎還沒結婚。你若不幫襯家里,你弟這輩子可能都娶不上媳婦。”愛讀a完整內容
鮑憶秋反問道:“媽,你有沒有為我想過我畢業都二十九了,工作后還得攢錢給小虎結婚,那我這輩子還要不要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