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路行過小商鋪、菜市不斷的“西苑”,跨過郁郁蔥蔥,假山水池環繞的“華苑”,此刻大家忽然聽到一陣輕快的音樂聲音出現在頭頂,抬頭一看,只見大樹上掛了一個大喇叭。
“西湖美景,三月天嘞。春雨如酒,柳如煙嘞。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
“姓許名仙字漢文,祖籍錢塘有家門。世代為商重信義,販賣藥材作營生。不幸父母早亡故,清明佳節來上墳。游罷西湖回家轉,滿天風雨遇佳人。不知二位名和姓,為何要到清波門。三生有幸來相識,同船共渡走一程哪走一程。”
喇叭之中傳來陣陣歌聲,有男人唱的,有女人唱的,歌詞淺顯易懂、曲調簡單入耳,沒唱幾句,梁先生的兩個女兒就開始搖頭晃腦的跟著喇叭里“啊啊啊”的和聲起來。
梁先生的父母也閉上眼睛搖頭晃腦地跟著韻味,滿臉的笑意。
梁先生戴著眼鏡本來斯斯文文的,這是張大了嘴巴說道,“這廣播里播的似乎是白蛇全傳里的故事”
魯西華停下腳步說道,“不錯,是小區播音室的幾個老師和我妹妹根據玉山主人的雷峰塔傳奇和夢花館主的白蛇全傳為藍本改編的,講述了白素貞與許仙之間的故事。編成了一部廣播劇,名叫新白娘子傳奇,每兩天播上一小段,上午是首播,下午和第二天是重播。我把這部劇做成了唱片,播音室有播放設備,直接放唱片就好了。”
梁先生聽得眼睛都發亮起來,又說道,“這出廣播劇似乎使用了音樂劇的形式,用的是黃梅戲的曲調。”
魯西華點點頭,“梁先生真是高才,忽然耳至就能聽得出來源,不錯,我們用了些簡單的黃梅戲的調子用來說唱、穿插一些簡單的劇情和人物介紹。這樣比干巴巴的念旁白,更能讓聽眾們接受一些。現在,看來反映都不錯,聽眾們都很喜歡。我刻成的唱片很多家里有唱機的都要買回去聽,銷路非常不錯。”
梁先生高興地拍著手說道,“好,好,好好啊好方法,好形式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相互自由轉換,讓更多的百姓接受藝術的教育,好,好,好”
“小姐名喚白素貞,家居四川芙蓉城。老爺在世為總鎮,馳騁沙場有名聲。二老歸天無依靠,來到江南投親人。親人不在無投奔,如今暫住清波門。小姐她生來多聰明,琴棋書畫樣樣精。她待我小青如姐妹,天涯海角覓知音呀覓知音。”又是一個女聲響起。
此刻的梁先生再聽起熟悉的曲調,不由得也跟著輕輕的唱了起來。
魯西華說道,“我們小區播音室最近在根據桂省羅城仫佬族的一個唐代民間傳說改編一出劇目,同樣想要使用歌曲的形式推動劇情發展,不過這次主要是用當地山歌的調子。梁先生,您是文史大家,還需要您多多指正啊。”
梁先生聽著耳邊的黃梅小調,跟著慢慢哼道,“好說好說那部劇叫什么名字”
“劉三姐。”
眾人在新白娘子傳奇的小調中繼續前行,順著大路在郁郁蔥蔥的樹木間穿行,很快就來到了一道高高的灰墻,中間留有一間警衛小屋,三個穿著制服的漢子正在聊天,看到魯西華一行的到來,連忙立正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