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老爺從府衙差人手中接過這張一尺見方寫有“龍”字的宣紙,細細打量,這紙就是普通的宣紙,這字談不上好,只能說是工整,上面的墨作青色,未曾所聞,當下疑惑的問過府衙差人,“請問知府大人賜下此字,便能除妖”
府衙差人連連點頭,“我家大人讓小人前來轉達,請孫老爺將此字貼到鬧妖怪的屋內,晚上定能見分曉。”
孫家老爺將信將疑,這些日子,應官府招貼前來除妖的壯士和佛徒,沒有三十也有二十多,這么多人守在院內,依舊還是被那妖怪進來,一干人等全部被迷倒在地,不知所以。那妖怪趁機入樓,又將自己女兒迷惑,簡直是欺人太甚孫家老爺甚至起了搬離此城之心,但是朝廷王道不昌、到處是強盜妖怪,這高大人的州府還算是一方凈土,少有惡人作亂。
自己一家出城,拖家帶口,實在難行,如果遇到強匪,十有八九難逃其手,白白害了一家人的性命。所以孫家老爺才拖著全家留在城里,就算家中夜夜有妖怪猖獗,也不敢離去,就是這個道理。留在城中還有些活念,離開此城,兇多吉少,城中兵多將廣,至少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匪患。有那山中小村,一夜之間就被強匪屠村或者妖怪吞食的干干凈凈,不知何時這朝廷才能重新振作,掃蕩乾坤、澄清玉宇。
孫家老爺轉念之間想了許多,這才回過神來,看到府衙差人依舊站在自己面前,家中眾人在等著自己發話,剛才自己走了神,不由得有些過意不去,咳嗽一聲,對府衙差人說道,“我代表孫家謝過知府大人好意一點薄禮,略表寸心,不成敬意。”眼神一遞,自有家仆向府衙差人遞過一兩銀子,以作酬謝。
府衙差人接過銀子,往腰中一抹,銀子就不見了蹤影,顯然是手法熟練之極,點頭彎腰,“謝過孫老爺賞。我家大人說了,讓我今晚呆在您家,看看這字效果,如果真能抓住妖怪,我家老爺就連夜辦案,將這妖怪正法。”
孫家老爺聞言,眼淚滿眶,口中稱道,“多謝知府老爺高義,心系一方百姓。來人,快快擺上酒席,請這位府衙的官人入席”府衙差人聽到有酒席吃,高興的謝道,“孫老爺不用這么客氣,小人只是前來傳話,哪有資格享用酒席”
“可以的,可以的。官人還請到旁廳入席,我去將此字貼到房中,不便相陪。管家,由你代我作陪。”那邊早有管家上前引著府衙差人往旁廳去了,孫老爺拿著字火急火燎的趕往后院,女兒的繡樓。
繡樓之上,夫人正在陪著女兒說話,孫家就是這根獨苗,生來富貴,卻是命苦,嫁了個夫君卻在兩個月內死于意外,在夫家不受待見,閑言閑語甚多,只好忍氣吞聲回到娘家。哪知禍事又接踵而來,竟然引來妖怪化作女兒亡夫的模樣,騙其歡好。全家幾番折騰皆不能捉住,自己只好告上府衙,請知府大人做主,這下孫家鬧妖之事,弄得滿城風雨。
看著桌邊不斷垂淚的夫人和女兒,孫老爺嘆了一口氣,掀開簾子入內。夫人、女兒聽到珠簾有聲,紛紛回頭張望。
“原來是老爺來了。”孫夫人年過四旬,平時吃齋念佛,保養得很好,這次女兒逢此大難,也自擔心不已,只說自己平日每日誦經,關鍵時刻這滿天神佛皆不管用,陪著女兒說話,免得女兒想不過去,做了傻事,看到自家老爺進門,連忙起身問好。
孫家女兒也是盈盈站起,垂頭向爹爹問好,“女兒見過爹爹。”聲音小若蚊蠅。
孫家老爺心下一嘆,“你母女二人不必憂慮,我已告上朝廷,朝廷能人異士眾多,此妖定然被捉。”
孫家女兒一聽這話,眼淚流得更兇,“是女兒給家中丟臉了。是女兒對不起爹爹,害得爹爹為女兒之事奔波勞累,女兒只盼死了倒好,別再給家中添亂。”
夫人一聽這話,急得抓住女兒衣袖,“琴兒,你從小乖巧聽話,怎能說出這話讓父母傷心。你若走了,留下我和老爺,孤家寡人,如何能活”
可憐天下父母心,孫家老爺聽到這話,心中煩悶,低聲喝道,“別總死啊死的。知府大人派人送來一副字,說能捉妖,今晚就看它了。”說完,從衣袖之中取出魯西華所寫的那個字,擺在母女二人面前。
高鴻高知府,在這一州之地,名聲甚大、為人正直、治民有方,深得百姓擁戴。之前還一舉破獲了城中的疫病之案,一口氣判了十幾口人的死刑之名,當真是雷霆手段,在這城中官威甚重。此刻一聽到知府大人派人送來奇物除妖,母女連忙起身,將眼淚擦去,向孫家老爺手中看去,只見老爺手中一尺見方的宣紙之上,寫著一個方方正正的“龍”字。
孫家女兒看這著青色的字說道,“爹爹,這字不像是那高知府所寫,字作青色,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