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靜蘇對待自己可能出現的情敵,仿佛像是早就已經嚴陣以待的將軍,她親自在《紅薔薇》上提筆上陣,之前她已經作為《煙雨濛濛》的創作者,而為不少女讀者所知曉,但是卻還不足夠有名。
但是當她拋出她是《雨巷》、《見與不見》這兩首現代詩所贈的對象的身份時,她可以說在瞬間就獲得了極大的名氣,強勢鎮壓陳清樂這樣的“王德孚求而不得之人”的存在,讓她自己多了一個“王德孚緋聞女友”的身份,這簡直就讓她在文壇上瞬間揚名!
凌靜蘇在《紅薔薇》上這樣仔細解讀《雨巷》,她說《雨巷》乃是王德孚的現代詩處女作,而他之所以能夠創作這首《雨巷》,是他在雨巷中見到了她第一面。
王德孚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含蓄地暗示出他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為什么王德孚的情感那么復雜呢,當然是因為他對她一見鐘情了,然而因為當時的王德孚只是個沒有任何名氣的大學生,而她卻是那種高不可攀的存在,所以他對她既然一見鐘情,自然會產生那樣復雜的情愫。
不過凌靜蘇表示,王德孚最后還是鼓起勇氣將這首詩送給了她,而這也是她和他浪漫邂逅的開端,她繪聲繪色地描寫了不少兩人之間交往的細節,在她的筆下,王德孚同樣無比深情、專一。
她一開始其實是拒絕的,因為她真的不想傷害這樣一個單純的男大學生,而且他們之間的差距,也如同一條天塹。
然而讓她怎么都沒有想到的是,王德孚在這樣的差距之下,竟然完全沒有放棄他對她的愛,反而在愛情的力量下,繼續努力,之后就在文壇上闖出了偌大的名聲,而她也終于被王德孚的深情所打動……
可能是因為凌靜蘇最近寫《煙雨濛濛》寫得上頭了,她將王德孚與她之間相處的過程,都寫成了鴛鴦蝴蝶派小說,還是讀者們喜聞樂見的吊絲逆襲、窮小子與富家千金的言情故事。
才子佳人的故事無論在哪個時代,也都不會過時的,只不過凌靜蘇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說大大地為自己貼金了,明明她是更加喜歡王德孚的,偏偏要在故事中表示她其實多次拒絕了對方,顯得特別矜持,實際上如果她真的明確對王德孚表示拒絕的話,那王德孚絕對不會再繼續和她玩曖昧。
對于王德孚這樣性格的男人來說,他是永遠也不會對女人死纏爛打的,也不會強迫女人做任何事情,他希望自己不管和怎樣的美人相處、互動,都永遠是開心、愉悅、輕松的。
“愛情一旦公之于眾就會變得沉重。”這可是王德孚明明白白寫在書中的文字。
王德孚這一次是真的萬萬沒有想到,他不過就是在和眾多美人交流的過程中,隨意引用一些經典現代詩,竟然被這些美人當成了某種武器,各種借著詩歌來編故事,然后還搞得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