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還是我的小徒弟。”
“師父,我能問一句不,你到底是男是女有時候我覺得你是女生,有時候又太直男了一點。”
孟新橋慢慢打字“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還在念書的女生。”而后繼續補充“所以你找男朋友挺好的,本來你和我就很難在一起。”
小六“師父你再提這事我就不跟你講話了。”
孟新橋便不再講這個話題,轉而去摸摸小徒弟的頭。
反正這樣也很好吧。
小徒弟想通了去尋找新的愛情,也說明她對自己不過就是盲目崇拜,一種冒冒失失的沖動。這樣冷靜考慮得失之后,兩個人找到更合適雙方的關系,繼續做師徒,回歸到原本的狀態,這就很好。
如果只是因為怕失去一個乖巧可愛又暖心的小徒弟,在自己都想不通是什么感情的情況下,就去隨便跟她說要談戀愛,對她很不負責。
她們如果真要談戀愛,起碼需要見面,看看對方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有多喜歡對方,作為戀人的生活習慣、性格、三觀是否匹配,雙方都能不能接受一個同性戀人,對未來有什么規劃
可以說孟新橋年紀輕輕對自己喜歡誰都想不通,卻把兩個人談戀愛這件事想得十分理性細致和全面了,一點都不像她這個年紀該有的想法。
但是,愛情其實不應該是這樣理智的。
愛情有時候也許真的只是一種沖動。
她有沖動,對小六有過,對一個更加不可能的人也有過,她分不清這種沖動到底算什么,實在想不通又唾棄自己啥也不是反倒先渣起來,便果斷拎著箱子回了一點都不想回的家。
好在小六想通了,她也松一口氣。
她只是希望小徒弟開開心心的,比起自己這樣的人,她能找一個現實生活中對她好的、適合在一起結婚的人,這樣就更好。
至于那些在徒弟和老師之間搖擺的亂七八糟的想法,趁早拋到下水道里不要再想起來了。小六現在不用想,柳老師更是不必肖想。認清現實,放棄幻想,準備斗爭。
過年對孟新橋這樣的人來講,就是一場斗爭。
多虧她不冷不熱的性格和還算過得去的外表,只要端住了,別人就會覺得她是一個可遠觀的冷美人,大體上會少很多無意義的攀談和打探。
當然老一輩喝多了的親戚除外。
從年三十到初五,她陪著父母伺候了兩輪親戚,又走了很多親戚,每天累得精疲力盡,要被父母說不可以對長輩不禮貌,所以時刻掛著笑容,在家的時候則要幫著父母做菜收拾桌子洗完,在外面要應對各家親戚和長輩的詢問,孟新橋不止一次在想,還好自己學習成績還行,只要把話題往學習上拐別人就沒有那么多話講。當然沒話也會找話,比如女孩子學習太好太要強了也不好云云。
等到初六之后又要同學聚會,天南海北的高中初中同學盡量聚在一起,因為還沒有步入社會,所以還像上學時期一樣熱熱鬧鬧地玩,這也是孟新橋過年為數不多的開心時刻。
晚上回到家有些晚了,媽媽坐在沙發上看她回來,把衣服板板正正地收好,去喝了水,準備洗漱,突然說“你將來怎么打算。”
端著水杯的孟新橋站住,轉頭看自己的媽媽。
“小飛今年上高中,他學習不太好,我和你爸爸每個月的工資都用來給他找老師補習,將來他高考如果考得一般,無論是上學還是找工作都要花不少錢,還有他結婚我們到現在也沒給他攢出婚房的首付來。”
孟新橋看看自己的媽媽,兩鬢已經有白發侵染,爸爸已經回房睡著,室內他輕微的鼾聲和孟飛房間里傳出來打游戲的吵嚷聲此起彼伏。
這樣也挺好,如果太安靜的話,會顯得自己和自己的母親太過尷尬。
“爸爸媽媽沒有什么能幫得了你的,學費我們給你拿了兩年,你說你在勤工儉學,我們也不知道你攢了多少錢,明年的學費有沒有攢夠,如果有一些的話先用你的,我和你爸身體都不是太好,小飛又能花”
孟新橋笑了下,說“好。”
她答應得爽快,孟媽媽卻恍然覺得,母女倆之間似乎隨著這聲好,豎起了一棟厚厚的墻。
孟新橋想想,又問“你還有什么其他想法”
孟媽媽嘆口氣“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吧。”
孟新橋點點頭,她不笑了,不笑的時候神情是冷冰冰的,就像是現在正在談論的事情和她沒什么關系。
“我們導師對我說過,他帶我做實驗,給我獎學金,要求是我要讀學校的研究生和博士,將來直接去科學院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