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樹兩口子還坐在馬車外,有些事不好直接說,華詹嘆了口氣,便不再多說什么,到了家門口,虞憐下了馬車,就喊住三樹媳婦,想給她切塊肉帶回去當酬勞,三樹媳婦搖搖頭跟自己男人跑得飛快。
跑遠了,三樹媳婦擰住她男人的手臂,“干啥不讓我要肉啊”
三樹笑著掏出一串銅板,“木頭叔給了我酬勞了,趕一趟馬車就給了我兩百文錢,也就一來一回的事兒,咋好意思再要肉”
這時院子已經熱鬧起來,虞憐踏進去,發現村里好些人都來了,雖然是農忙時候,但能蹭吃蹭喝的誰不樂意鄉下人不存在面子薄這回事,哪里能吃肉就往哪里跑,聽聞這邊去割肉,好些人都來了,有的還拖家帶口,虞憐沒來時人更多,還是二爺奶看不過去,說人家只是一席暖屋飯,哪里要得這么多人蹭吃蹭喝半點忙沒幫上好意思
就留了幾個干活利索的女人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再加上有幫著虞憐家打掃修繕的那幾個,其余人都給趕回去了。
饒是如此,加上華家一家人,二爺家的,統共也要做個二十好幾個人的飯菜。
好在這些人都聽了二爺奶的話,自帶家伙飯匙,鍋碗瓢盆,油鹽醬醋,還湊了三幅大圓桌子,米卻是不好找人要的,這寓意不好,就跟二爺家先買了一袋米應付。
虞憐到了家先回自己屋,把契書小心翼翼用油紙包裹了,想找個地方手起來,只是找來找去都找不到什么好地方能藏妥帖的,只好先貼身收著。
出了屋,老太太在跟村里那些老人說話,招招手把虞憐喊到身邊。
“這就是我孫媳憐兒,貼心能干得很。”
老太太又把孫媳炫耀了一遍,惹來老人們的羨慕,一圈老人拉著虞憐說話,老人們記性不好,有時候說過一遍的話,下一秒忘了重新說,那是羅里吧嗦得不行,但偏偏虞憐有這耐心,坐著跟著一塊說了好些話,她人好看,笑著更好看,嘴巴也甜,不擺嬌小姐架子,一圈老人說下來就很喜歡她,一口一個乖崽喊著。
虞憐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才說想去廚房看看有沒有什么能幫忙的,哪怕不會做飯,看著學點也好。
等她走出去,二爺奶說“我就說這娃不錯吧,不嬌氣好學習,是個好娃娃。”
梅姨娘躲在角落里擦桌子,看了眼,心里怪不是滋味兒的,她心里頭挺羨慕華極媳婦的,在這個家里雖輩分小,卻名正言順,有銀子也有地位,得人喜歡。
她就是這個家里最不起眼的。
早知道給人當姨娘不容易,可給農戶庶民當姨娘是真難,老太太心里眼里只有她孫媳她兒子還有三個孫子,陳氏也不得她眼,她這個姨娘更不用說。
可陳氏人家也是正牌的華家媳婦,她不是,她一個姨娘來了鄉下,不但沒人搭理,還得累死累活幫忙干活,到底圖什么啊當初為什么想不開要跟著一塊下鄉
她就是再沒地兒去,隨便在京城找個平頭百姓改嫁了,日子也比這里好,華詹那人不通兒女情長,又不是不放人。
越想,心里便越后悔,干活也慢騰騰的,很不是滋味兒。
這屋小,灶房是在院子另外搭的,一半斜斜的小屋,外面還搭了個棚子,若是天晴的時候,能在外頭做飯,或是在外頭擇菜洗刷,下雨天了就在里頭煮飯。到了那邊,嬸子媳婦都在忙活,擇菜的切肉的,燒火的做飯的,都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