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個下午,整個華家都忙活開了,老太太和華詹母子倆就一個學著搭豬圈,一個跟著二爺奶學喂雞喂豬喂鵝,忙得團團轉。
虞憐趁著空兒,把婆婆陳氏和梅姨娘拉到一邊,給她倆安排活兒。
“梅姨娘,你手腳利索,以后家里這些細碎的家務活兒就交給你
梅姨娘低著頭好一會兒說“好”
本來沒打算說什么,看見虞憐要轉身了,忽然又喊住了她,問“那夫人”
陳氏也看了過來,虞憐拉著婆婆的手往屋里走,一邊解釋“我買了些布料,娘,你繡工好,幫忙做成成衣,大人小孩各做兩套,一套細棉布一套粗布的,里衣用細棉做的,多做一套。”
陳氏忙說好。她家里家外看了一圈兒,感覺整個家都沒適合她做的事,婆婆和相公都在忙自己的事,三個孩子也跟著一塊學怎么喂雞喂豬,梅姨娘也安排了事兒,就她沒事干,感覺什么都沒法上手。
那些農家事她全然不懂,也不知怎么跟這些村民打交道,虞憐給她安排的活兒,是她擅長的,正好還不用出門跟人打交道,極大的緩解了她心理上的不適應。
虞憐笑著說“您也不要整天做,一天做個一兩個時辰便夠了,否則做多傷眼睛,衣服不著急穿。”
陳氏“憐兒你放心,做衣裳我做慣了的,從前在京城的時候,我也時常給他們父子做衣裳,華兒尤其喜愛娘做的衣袍”說到這里,陳氏又紅了眼睛。
虞憐眉眼微垂,靜默數秒,拉著婆婆的手進了屋,把那些布料找出來給她。
陳氏上手摸了摸布料,蹙著眉,她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差的料子,哪怕是細棉布的料子摸上去也糙手得很,和京城最大的布莊特供的料子相差甚遠,更別提底下那些粗布料子,用來做窗簾都嫌糙。
就這樣的做好了能穿
想著一家人要委委屈屈穿這樣料子做成的衣裳,她本就紅極了的眼睛更紅了。
少頃,輕輕開口問“那憐兒要做成什么樣的款式我觀這些料子不太精細,很多花樣子都做不出來,即便做了也不雅觀。”
虞憐“娘,我對女紅一塊不甚精通,娘自己個兒掂量著做,只一點要求,務必要簡單舒適為主,方便活動。您看看村里人怎么穿的,就照著他們的款式做。”
陳氏回憶了下村里那些人穿的樣子,沉默無言。
即便是從前東元侯府里最下等的下人穿的都比他們體面得多
這一天忙到天黑,一家人才停下來。
虞憐帶著梅姨娘去張羅晚飯,小果兒戀戀不舍看了眼已經在爹搭好的豬圈里喝水的小豬仔,也轉身跟過去,想幫忙燒火。
晚飯做的是冷面,白面是昨日從二大爺家買來的,中午二爺奶來教喂豬事也順帶教了下怎么揉面,怎么做饅頭怎么搟面條兒,梅姨娘小時候出身不好,也學過些家務事,學著學著就想起來了些,上手還挺快。
這一頓飯基本是梅姨娘做成的,把搟好的面條下了鍋煮熟再撈上來晾著,跟著把切好的黃瓜絲兒蘿卜絲兒加上醬料和面拌一拌,一碗涼面便做好了。
虞憐想了想,今天都挺辛苦的,于是又打了幾個雞蛋做了份蛋羹。
上桌時,因為今天有干活兒,都餓得厲害,不提大人,三個小孩兒嗷嗷叫著餓,眼巴巴看著,看到蛋羹時眼睛更是亮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