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桌有兩桌兒,一桌坐著虞憐一家,二大爺一家,另有一桌給村長和族老們坐。
席面吃到一半的時候,二大爺笑呵呵地說“今兒是八喜叔爺的后人歸根后在咱們村建了新房子的好日子,我代表大家歡迎他們家,也希望大家伙兒以后多照應照應他們,我們百年前都是一家人,一個祖宗出來的,莫要忘了本兒。”
這話二大爺在虞憐一家剛到村里的時候也說過一回,那時村民除了好奇就是冷漠,對此沒多大感覺,但是現在一段時間相處下來,感覺卻是不同了,當下就鼓起了掌,有人爭相說著“那還用說”
“我們都姓華,是同村同宗的鄉親,那就是一家人,誰欺負他們我第一個不答應”
“那是那是"
場面熱鬧起來,只村長和族老那一桌稍顯冷寂沉默,不太說話。
二大爺看過去一眼,“狗蛋,你是村長,你也說兩句”
村長抽了抽嘴角放下筷子,環視一圈說“要我說建這么大房子有些浪費了,你們家才幾口人這么鋪張浪費,以后沒銀子買糧生活可別找旁人借,我們村里人都窮,誰家也借不起”
場面安靜下來,誰也沒想到這種日子村長一開口就潑冷水,不說一句好話。
但他轉念又說“蓋房子開荒知道請同村人是好事,讓他們多了些收入只是下一回還是別再請外人來了。”
馬大奮一家也因為馬大奮是工頭而且完美完成虞憐的交代而被邀請過來,是在座唯一的“外村人”,他們一家聽見村長這么說話,臉色有些不好看起來。
這是啥意思啊,嫌棄他們家馬大奮是外村的,耽擱他們本村人掙銀子了
可工頭這活兒也不是誰都能干的,他們家馬大奮勤勤懇懇地做好東家交代的事,從來沒有偷懶應付了事,咋不能請了
虞憐笑著說“若是可以,自然是優先照顧鄉鄰,但有些事,不是誰能干的,誰能做好就誰來,全憑本事。”
村長其實也就是隨口一提,他從一開始就與華詹一家相處得不是那么愉快,就沒法像其他村民一樣與他家相處得自然,在這種大喜的日子也是拉不下臉來說好話,下意識隨口刺一句罷了,現在聽見虞憐不輕不淡駁了一句反而不高興。
但到底理智尚在,也知自己刺挑得過于無厘頭了些,沒好意思繼續回懟。
后面又上了一道葷菜亂燉,村民們忙著搶吃的,倒把這茬兒揭過去了。
這一場席面辦得很是豐盛,村里好幾年沒吃過這樣油水充足的席面了,從中午吃到下午太陽快落山,村民們吃得肚皮滾圓兒,葷菜的湯底都澆著白米飯吃了,舍不得剩下丁點半點兒。
惹得二爺奶笑罵一群沒吃過葷的牲口,太不像話了。
不過這種席面辦得越是熱鬧越好,這寓意著未來的日子能過得越來越紅火,不缺吃的不缺喝的也不缺人和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