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等故事發酵幾日后,再由她娘陳氏因繡工極好為富商李夫人的女兒繡過嫁妝屏風,得了極大好評的交情,讓她娘上門一趟,帶上李襄從京城捎過來的上好胭脂,那家胭脂鋪極為高傲,據說只售賣達官貴人,尋常百姓便是富商大戶都難以入門。
有這盒胭脂上門,就打通了李夫人的門路,恰巧李夫人的兒子是縣令兒子的狐朋狗友,那縣令兒子因為先前闖了禍,正待家里裝病正愁找不到借口“好”起來,她和兒子上門帶上罐頭讓他吃了,也算順理成章讓那廝脫困了,于是傳出來便又印證了仙食罐頭的“罐設”。
有了這么好的廣告鋪場之后,接下來,她趁熱打鐵命華三多不時帶上幾罐子出去兜售,有時十罐,有時十幾二十罐,有時甚至二三十罐,但絕不會多賣,賣完即撤。
買到仙食甜罐的人都跟撿了寶似的,好大炫耀一番,然后小心翼翼放置在家里,或者當成珍貴禮物送給重要的人。一開始其實人家也不信這便是縣令兒子吃的仙食但華三多靈活聰明,先跑到李府附近售賣,有李家的下人證實了這確實是自家夫人帶去縣令家的仙食,一時間才炒熱起來,華三多這張賣仙食的臉也被坊間很多百姓認得了。
因著一罐售價一百文的高價,能咬牙買得起的百姓不多,多是家境殷實的中大戶人家買走了,有時甚至一家就想包圓了,好在華三多聽從東家的吩咐,一人只許至多買兩罐子,多了不賣,只因東家說,買的人多了,名氣才能響起來。
他還放話,等到冬日還會有禮盒裝的仙食罐子,以便于過年過節可以送人。
一通操作下來,錢賺了,名氣也打響了,接下來只待禮盒裝的出來,又能大賺一筆。
在此之前,她又陸續研究了其他吃食罐頭,比如咸菜腌菜罐頭,還親自試驗了東坡肉罐頭、鹵肉罐頭,梅菜扣肉罐頭,因做成罐頭密封前還多了一道加熱的工序,所以再打開吃便比新鮮做好的肉口感上更多了一種入口即化的軟糯咸香,得到了全家人的好評。
她將二大爺家麻嬸子拿手的醬蘿卜、野咸菜各自裝了五罐,又裝了肉類罐頭各五罐頭,加上十罐子水果甜罐,一起打包了,準備托李襄那跑腿的下屬幫著送回京城。
給李襄的回禮也照著給爹娘的來了一份,還各自回了兩封信,她說讓爹娘不用惦記她,她過得挺好,日子順了,營生也做起來了,讓他們嘗嘗鮮。往后也不必時常給她來信,以免給他們帶來麻煩。
又寫了一些思念問安之話,才封上信封口。
至于給李襄的那封,就說了些鄉野趣事,問他安好,還惡趣味地打趣他話本子寫得不錯,多的話沒說,這信是在堂屋當眾寫的,光明正大,絲毫不遮掩。
竹影都暗戳戳偷看了一眼,才偷樂著安下心來,少夫人果真只愛主子一人,旁的野貓野狗使勁再大她才不搭理。
這么多東西,跑腿的年輕男人一人帶不走,也不知他出去一趟去哪里喊了人,就來了兩個搬貨的下人,一道坐著馬車走了。
臨走前,看了眼華家的小院,矗立在鄉野青山前,門前大片的農田等待主人種上綠葉綠草,邊上清澈見底的河流慢悠悠流淌,不時有村人從那小院邊上的工坊進出來回忙碌,動靜相宜,組成了一卷熱鬧的鄉野墨畫。
他笑了笑,心里尋思,少爺是白擔心了,人家六姑娘過得好著呢,他這陣子待在這里,看她從做罐頭到賣罐頭,又馬不停蹄研究各種美食,順帶著還得教育三個年幼的弟弟妹妹,孝順年長的祖母公婆,家里家外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里每個人有事了第一時間便先找她商量,好似她才是全家的主心骨。
能做到這個份上的姑娘家有幾個更別提嬌嬌弱弱的千金小姐。
他真感覺六姑娘挺了不起的,到哪兒都能過好的那種,且相較于京城高門大院里的千金貴婦生活,她好似更沉浸于這種忙碌的農家生活,那種生機勃勃的勁兒,在京城任何一個貴女身上都看不到,因為她們爭奇斗艷也不過為了嫁個好兒郎,在家從父出門從夫,把自己一生寄托在別人身上。
只有六小姐是真正在過自己的日子,是在為生活奮斗,與其說她逃難淪落鄉野,不如說離了京城,六小姐反而真正掌控了自己的人生,她在這邊真挺好,少爺腦補的一番苦楚全然沒有,想當英雄救美人于苦海不存在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