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詹將手里的信給竹影,讓他將自己發現長子還活著的事說下,順帶地替他跟長子叮囑幾句,讓他寧可放棄大業,也要保證安全,又叫竹影問他能不能跟兒媳虞憐透露能不能跟祖母透露。
至于陳氏和家中其他人就不考慮了,陳氏擔不住事,一旦得知長子無事,必定會漏了餡,三個小的更不用說。
說完,華詹嘆了一口氣,說算了。他還是自個兒寫,叫他一塊帶上。
“那只信鴿還活著,我給你養在籠子里了,一會兒去我院子里取。”
“對了你這般寫信太粗糙了,我當年發明了一套軍中傳信暗語,華兒也懂得,以后便用這套暗語寫信,免得信鴿落入旁人之手。”
竹影“好。”
于是兩人便一前一后回去了。前者背著手壓抑著胸中喜悅和復雜情緒,后者一臉心虛慌亂
年后沒幾日,虞憐的工坊便開業了。
不是她想當個萬惡的地主壓榨勞動力,而是村民們主動上門請求虞憐快點開工。他們在家都待膩了,迫切想找點事干,能掙銀子干啥不掙
何況也想趁著天氣暖和春耕之前,把工坊里的貨趕完,到時候才能空出手來種莊稼。
種莊稼是農民的根,再多銀子也不敢輕易放棄的,總歸是要種上,好歹糧食握在手上是能糊口的。
于是工坊便馬不停蹄地開工趕工了,因為水果年前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沒啥原材料了,這個時節也買不到什么水果,只能緊著咸罐頭配菜罐頭先做著,好在咸菜罐頭其實比水果罐頭要好賣得多。
畢竟對這時的老百姓來說,還是吃飽了能填肚子重要,肉罐頭咸罐頭就著干餅子便能美美吃上一頓,不管是放家里頭還是出門在外、行商的時候,都能吃上,比什么都實惠。
緊趕慢趕的,時間一晃到了三月初,雪化了樹上枝丫冒尖了空置的地里頭享足了冬日瑞雪的饋贈,正待老農翻鏟翻鏟然后播上種子。
春耕是鄉下小老百姓最重要的時節之一,若不抓緊在這個時候種上莊稼,秋天時候就吃不上糧,時間早一點晚一點都不行,早了不發芽凍死在地里頭,晚了苗長不高長不大,收成差,有經驗的老農僅憑天氣就能摸索出什么時候適合播種。
虞憐家那十畝地從去歲開始便在盼著今年春耕,整整等了大半年,總算是等到,她讓華三多去請來鎮上給陳地主家種果樹的老果農來看地。
老果農彎著腰把整塊地從頭到尾給走遍了,走完搖頭晃腦,說后生啊,你還太年輕,既沒有種地的經驗也沒有種果樹的經驗,不成啊不成。
虞憐和華三多都一臉不解,二大爺也在邊上,卻嘆了口氣,一副早有預料的模樣。
老果農繼續說“你這塊地是剛剛開荒的,肥力不行不說,這土壤也盡是沙土,便是在河邊也種不出什么好東西。”
虞憐這才恍然大悟,為什么當初村長那么干脆把這塊地給了他們家,臨近河邊好灌溉村里也無人來開荒,原是土壤不行。
上邑村的村民大多數是種些小麥、栗米為主,地的邊邊角角或小塊地種上各類粗糧豆子等。
莊稼若是種著養上幾年興許也能稍微養肥一些,但現在說的是種果樹老農嘆了口氣說“老朽建議養幾年地再種果樹,最好是能換一塊地。”
虞憐“”如果能換地,還用愁